全國的童裝批發
尾貨,是指在生產和流通環節中產生的,在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庫存積壓產品,尾貨通常為過季、斷碼甚至是殘次的產品。從來源上看,尾貨包括企業訂單外生產的產品、由于某些原因取消企業訂單的產成品、在流通過程中銷售剩余的商品等。
尾貨市場是對正規商品市場的一種輔助,是商業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對生產企業來說,隨著產能不斷擴大,庫存積壓產品導致資金回籠困難,正成為不少企業面臨的發展瓶頸。
時值歲末年初的年貨消費旺季,消費市場各種“年貨節”開始盛行。從12月份開始,各種“淘尾貨”現象就在消費市場風起云涌,這樣既不影響品牌形象,還可以解決尾貨的經濟形式就是“尾貨經濟”。
針對“尾貨經濟”,艾媒咨詢近日發布了《2021年中國尾貨經濟發展報告》。報告指出,當前線上尾貨市場仍處于活躍狀態,未來線上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線%,隨著尾貨市場交易品類不斷豐富,到2023年,線億元。
在“尾貨經濟”的驅動下,幾乎所有的商品都存在“尾貨”,包括近年來流行的“臨期商品”。近日來,一線城市消費者對于“臨期商品”的接受度與日俱增,也同時說明尾貨經濟在逐漸被消費者接受。數據顯示,不少選擇“尾貨”的消費者更加關注產品使用價值,九成用戶認為尾貨產品不影響消費體驗。
數據顯示,超五成消費者表示購買時首要關注尾貨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優惠幅度,而對品牌的關注度并不高,96.5%的消費者表示尾貨產品不會影響使用且體驗良好。消費者對尾貨產品的認可度全國的童裝批發,足以支撐行業持久發展。
對于消費者而言,“尾貨”最大的價值點就是——便宜。業內分析師認為中國消費者購買尾貨商品考慮的首要因素是價格,價格便宜才能打動消費者。
數據顯示,2021年39.8%的消費者因價格便宜而購買尾貨產品,出于好奇體驗差別的占比為24.2%,能淘到自己喜歡的商品的占比22.9%,為了環保,避免浪費的消費者占比11.9%。
在中國消費者看來,“年底清貨”成為了一種常態,線下專業渠道和線上電商平臺都是中國尾貨銷售的重要渠道。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消費者通過大型商場尾貨銷售專柜、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線下尾貨銷售專門店等渠道購買尾貨的比例均超過50%,微信/QQ、臨時商販等渠道僅20%以上的消費者選擇去購買。
具有體驗優勢的線下專業渠道十分受消費者歡迎,例如2021年底廣州兩家大型傳統百貨,王府井百貨和摩登百貨海購店清倉結業,讓“尾貨消費”在廣州大街小巷話題度瞬間暴漲。
同時,通觀“尾貨”的渠道,得益于近十年來電商的發展,線上平臺日益成為尾貨產品分銷的重要渠道,尾貨產品數量和賣家數量均已形成規模,尤其是近兩三年來非常火爆的線上直播帶貨,正在為“尾貨經濟”推波助瀾。
尾貨市場正在全面推動電商銷售和全面數字化,線上和線下銷售緊密結合,將“線下打烊、線上開播”的銷售模式發展成為新常態。
聲明:本文綜合參考艾媒咨詢、第1庫存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入市需理智,理財需謹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