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童裝當季尾貨批發網
幾年前,我總會和一群師友共同前往書市。即使是恩師密友,在面對心儀的書時,彼此并不相讓。有一次,我與我的老師都缺馬宗霍的《中國經學史》,此書現在已經有了排印本,但當時似乎只有上海書店的影印本較為常見,老師拜托我若見了這本書定要幫他留意。我的確留意了,但只找到一本,于是這本就留給了自己,老師知道后也并沒有怪我。而現在,師友已經天各一方,即使都在北京的,一年也難得見一次面。這次在朝陽公園,我只有一個人逛了,僅有的幾張熟悉的面孔,竟然是舊書攤的書商。我曾在北大和人大周末的校園里看到過他們,在地壇書市上看到過他們,在凌晨六點的潘家園,在周日黃昏的報國寺,都看到過他們。一晃十多年,他們竟然還在,而且似乎永遠都在,甚至不曾老去。他們的書架上總有些價格極高極不合理的書,似乎從十年前的某一天起,至今也沒能賣出去。
除了書市,北京可以淘舊書的地方還有很多。中國書店我是很少去的,太貴。最主要的當然是潘家園每周末上午的舊書市場高端童裝當季尾貨批發網。去得越早,越能淘到好書。如果八九點鐘才趕到,就只能淘到大路貨了。對海淀區的學生來說,每到周末,北京大學、人民大學里就會有書商在校園里擺書攤,雖然一半以上都是教材,但時而也能發現一兩冊佳槧。北京二手圖書在豐臺有個集散地,叫做“西南物流中心”,很偏僻,價格也低,我也曾去過。最值得一提的,則是中華書局曾在2008年左右連續三年打折處理庫存,有些八九十年代出版的古籍排印本,打完折每冊僅售三五元,可惜盛景不再。
日常經營的舊書店則情形不一,有些如北京大學校內物美超市里的野草書店,十幾年前就經營二手書,如今還在;有些則去年還有,今年去就關門了,前幾年我曾經多次訪書的清華附近府學博古書苑、哲人巷書店,北師大盛世情、海晴書店,北大附近的采薇閣、暢暢、豆瓣等書店,如今除了豆瓣書店每周都給我發書目外,其他幾乎都消失了。個中原因,并不是人們不愛讀書了,舊書市場也不太受電子書的沖擊,我想主要還是網絡帶來的購書習慣的改變,我們再也不必為了找一本書跑許多家書店、經過好幾年才能得到了。除了專門賣舊書的孔夫子網,專門賣庫存尾貨圖書的中國圖書網也很有名。因此,北京的書市從一年多次變成了一年一次,2016年的書市地方更大,但讀者卻少了。也記不清從哪一年開始,書市里還開始賣糖葫蘆、羊肉串、兒童玩具和旅游區千篇一律的紀念品。如此看來,北京的書市也將會逐漸沒落下去。
當然,我會盼望這一天遲一些到來,逛書市對許多人都是難以取代的生活體驗,趣味盎然,回味無窮。而書,也只有從書房重新回到書市,才算是真的回歸大海、惠澤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