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兒童羽絨服中長款白色
12月16日上午,由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九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1江西紡織服裝周暨第二屆共青城市羽絨服裝周在共青城市開幕。江西省副省長孫菊生出席,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陳偉康出席并致辭,九江市委副書記、市長楊文斌作產業推介,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謝志鋒出席并致辭。江西省政府副秘書長杜章彪,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曉東,江西省就業創業服務中心主任郭錦亮,武漢紡織大學副校長姜明華,江西省教育廳副廳長裴鴻衛,江西省科技廳副廳長席宏,江西省商務廳副廳長陳長生,江西省金融監管局副局長駱小林,江西省稅務局總會計師傅曉東,九江市政協副主席、紡織服裝產業鏈鏈長徐紅梅等出席。
陳偉康在致辭時說,江西這幾年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很快,目前有近40個產業園區將紡織服裝產業列為主導產業,紡織服裝產業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九江兒童羽絨服中長款白色,成為解決就業、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推動了新型城鎮化建設,激活了經濟欠發達地區增長潛力。新的時代,江西要充分發揮產業基礎較好的優勢,立足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民生保障與產業安全,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按照“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發展方向,持續深化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推動供給與需求的動態平衡,加大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力度,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建成若干具有國內和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形成一批知名的紡織服裝品牌,加快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為鞏固紡織強國地位并為我國實現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目標發揮重要作用。
楊文斌在推介時說,在九江工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紡織服裝產業一直都是重要的主導產業,產業已達到千億元規模。當前,九江擁有一流的產業配套,匯聚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380多家,形成了從上、中、下游的產業鏈條閉環,在一些核心關鍵領域形成了行業比較優勢和產業規模效應;擁有一流的產業品牌,打造了60多個具有行業影響力的“九江品牌”;擁有一流的產業平臺,共青城市是國家級紡織服裝產業基地,瑞昌市和德安縣是省級紡織服裝產業基地。還有全省首家適用簡易程序的國家綜合保稅區,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成跨境電商產業園4個,紡織服裝企業在九江就可以實現“原料買全球、產品賣全球”。現在的九江,正處于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窗口期、優勢重塑期、加快轉型期,處處都有投資的“機緣”,時時都有發財的“機會”。
謝志鋒介紹,紡織服裝產業是我省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在擴大出口、吸納就業、促進城鎮化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00年以來,我省憑借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較低的生產成本,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吸引了大批沿海發達地區的紡織服裝企業落戶,實現了行業跨越式發展。2020年,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1713億元,是2000年的39倍,涌現了共青城市、青山湖區、奉新縣、德安縣、于都縣等一批產業集群,鴨鴨股份、賽得利(中國)、贏家時裝、金源紡織、良良實業等一批骨干企業。
謝志鋒指出,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紡織服裝產業,2020年將其列為14條重點產業鏈之一,由省領導擔任鏈長,全方位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廣大企業砥礪奮進、攻堅克難,積極化解中美貿易摩擦和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行業實現逆勢上揚,1-10月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91億元,同比增長13.8%;實現利潤100億元,同比增長30.8%;實際出口45億美元,同比增長43.6%,其中,10月當月實際出口5.55億美元,為近七年來單月新高。下一步,江西將以“科技化、時尚化、綠色化”為目標,從推進智能制造升級、完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質量品牌建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四個方面發力,主動應對挑戰,進一步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次服裝周活動,主題為“新江西,新時尚”,為期3天。主展區設于共青城市服裝小鎮,設有“11+1”個地方館,展區面積8000多平方米,參展企業130多家,產品涵蓋羽絨服裝、四季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棉紗、布匹、紡織機械等幾乎紡織服裝行業全品類。服裝周期間,將舉辦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青年科學家論壇、產業鏈人才對接會、第二屆江西省十佳服裝設計師大賽頒獎儀式等配套活動,研討紡織服裝新技術,展示行業發展新成果。
有關省直部門負責同志、各設區市政府分管領導、省內服裝院校、科研院所、紡織服裝行業協會、紡織服裝企業、終端平臺、電商等代表和共青城市在家的四套班子成員等200多人出席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