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兒童羽絨服批發《兒童羽絨服冬季批發》
◎平湖的服裝產業以外貿出口起家,經過30余年探索發展,羽絨服品類在眾多服裝產品中脫穎而出,成就了全國知名的羽絨服專業市場。
◎但如今,年輕人不愿進廠、企業生產成本高、產業轉移、品牌難做,以及瞬息萬變的市場各種兒童羽絨服批發,都讓平湖羽絨服產業發展面臨挑戰。
進入12月中下旬,寒潮襲來,羽絨服銷量大漲,也讓一個縣城的名字被大家熟知浙江平湖。作為中國羽絨服生產基地和一級批發專業市場,全國每10件羽絨服就有8件來自平湖,這里每年羽絨服的產值超過300億元。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來到平湖,展開羽絨服源頭市場調查(詳見《羽絨服源頭市場調查:銷量看“天”吃飯 價格出廠后翻倍漲》),同時也專訪了平湖市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朱曉偉和平湖中國服裝城運營總監陳杰。
平湖的服裝產業以外貿出口起家,經過30余年探索發展,羽絨服品類在眾多服裝產品中脫穎而出,成就了全國知名的羽絨服專業市場。
但如今,年輕人不愿進廠、企業生產成本高、產業轉移、品牌難做,以及瞬息萬變的市場,都讓平湖羽絨服產業發展面臨挑戰。
陳杰:平湖中國服裝城項目占地139畝,總建筑面積14.5萬平方米。項目緣起于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各大經濟主體經濟蕭條,平湖1000多家服裝外貿企業在這段時間由于訂單萎縮,服裝生產制造行業遭受了重大打擊。當時,政府為集聚服裝企業和商戶,凸顯平湖服裝的規模效應,進一步開拓服裝內銷市場,平湖中國服裝城作為一級批發專業市場應運而生。項目從2011年開業,到目前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單品類羽絨服專業市場,中間經歷了10年左右的艱苦探索。
2011年,結合平湖當地外貿工廠多的情況,將市場A區打造成服裝外貿尾單交易區,交易區面積僅7500平方米,入駐服裝批發商家數量有限。后來管理層逐漸意識到全品類市場的同質化非常嚴重,走差異化的單品類才是未來。2015年,我們提出“中國羽絨城”的項目全新定位,全面形成了以羽絨服裝為特色的產業集聚區。
2017年2019年,則不斷篩選和引進優質原創設計羽絨服商家主體進駐市場,孵化品牌創新企業,引導商戶從最初粗放的加工型低價模式轉型成原創引領的品質模式,打造全國最大的原創羽絨服一級批發批市場和羽絨服專業ODM(原始設計制造)供應基地。
截至2022年,中國羽絨城羽絨服年出貨量近1.5億件,服裝城內直接就業人口達10000人以上,間接就業包含服裝工廠生產、物流配套、服裝公司等10萬人以上,隨著平湖羽絨服市場崛起,2300余家商戶前店后廠的訂單需求,大力促進平湖1000余家服裝制造工廠轉型升級。目前羽絨城有2300多家商戶,其中銷售羽絨服成衣的有近2000家。
朱曉偉:平湖位于東海之濱,距離上海、蘇州、杭州、寧波幾個外貿發達的城市都不過百余里,有天然的區位優勢,最一開始平湖就是中國出口服裝制造名城。平湖曾經有一兩千家工廠,記得上世紀90年代那會,家家戶戶都會踩縫紉機,服裝廠在各個鄉鎮遍地開花,有家人、親戚進服裝廠打工是件很光榮的事。
以前,平湖服裝的外貿出口最高占比能達到90%,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外貿訂單逐步開始減少,企業也嘗試拓展內銷市場。2015年左右,內銷外貿差不多各占一半,從整個行業看,現在內銷占比高很多。
內銷基本就是依靠中國羽絨城發展起來的,所以平湖也經歷了從服裝全品類出口加工基地,轉變成現在的羽絨服專業批發基地,羽絨城的發展我就不贅述了。
陳杰:今年羽絨城市場內陸續有韓國、俄羅斯、中東一些國家來市場采批羽絨服,同時,羽絨城啟動了外貿市場的開拓。今年初,平湖中國服裝城被浙江省商務廳授予“內外貿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項目”的榮譽稱號。
同期,通過自建海外獨立站,與韓國APM市場對接,今年3月份,羽絨城公司高管團隊在董事長的帶領下前往韓國APM市場調研考察,充分了解當地市場的發展情況,并就雙方合作達成了初步意向。6月份,平湖中國服裝城與廣州APM Luxe達成了戰略合作,為加強市場和商戶之間的互動連接,通過董事長邀請,在今年10月份,APM高管團隊攜帶市場商戶來到了平湖中國服裝城市場考察,市場雙方的合作真正落地,兩個市場的商戶深入對接合作,實現產銷聯動,達成了許多訂單。截至11月份,通過廣州海外基站的鏈接,累計批發量也超過15萬件。
朱曉偉:第一個問題是產業工人缺失。我們統計,高峰時期,平湖服裝產業至少有10萬一線工人,還有很多產業鏈配套從業者。以前四五百人的工廠遍地開花,在現在看來算骨干企業了,現在絕大多數工廠,有100多人算不錯了,千人工廠鳳毛麟角。
現在(服裝廠)工人逐年減少,工廠規模也在壓縮。行業選擇性多了,年輕人不愿意進廠,外來人員進廠的也少了。工人少,企業承接服裝訂單量就會受限,經營成本、用工成本等多項成本增加。
近年來,企業開始發展總部經濟,通過外地辦廠、合作辦廠,解決當地產能不足問題。2015年到2016年,腰部企業走出去,有幾個大的工廠遷到東南亞,很多平湖企業還把產業帶到了山東汶上縣,叫“小平湖”,年產值也有幾十億元。
所以平湖的服裝產業也在尋找第二增長曲線,那就是做品牌,但這也是我們現在面臨的第二個挑戰電商時代,工廠做品牌不好做。
做不起來的原因很復雜,其中有個行業的原因,也是我們的第三個挑戰,直播電商的興起將整個行業帶入了低價競爭的陣痛期,采購批發的價格越來越低,質量和利潤是成正比的,企業沒辦法做出高價值的產品,進入一個不好的循環。之前短視頻平臺整頓低價劣質羽絨服,很多平湖企業就因為售價過低,躺著中槍,被投訴、保證金被沒收,但99元確實能買到真的羽絨服,只不過被迫卷入低價競爭。
第四個挑戰,現在變化太快了,10年以前做外貿出口沒有那么多變化,現在除了價格戰,還有渠道的更替和流量的變化,從傳統電商到短視頻電商等。以羽絨服為突破口,如何平穩地再創平湖服裝新的輝煌,完成迭代和發展,成為平湖服裝企業的挑戰。
NBD:主要做國際客戶的工廠,現在生存情況怎么樣?還有您提到的招工難題,機器換人在羽絨服行業是否可行?生產效率如何提升?
朱曉偉:近幾年,隨著東南亞紡織服裝業的興起,我們整體外貿訂單在流失,尤其歐美訂單,在平湖能承接到的外貿訂單,基本都是工藝比較復雜的產品,它對品質和工人的要求都比較高,這是我們的優勢。而勞動密集型行業,勢必會從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我們現在也積極在行業里推行智能化生產、精細化管理,但服裝面料柔軟的特性,導致機器換人的難度非常大 ,可以通過生產流程優化、運用模板機、小工具等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
NBD:工廠規模的減小和下游生態的改變有沒有關系?現在對個性化的服裝要求比較高,對上游工廠有沒有提出更高的要求?
朱曉偉:存在著一定關系,但主因還是我們在被橫向比較,所以好多企業也是在往東南亞布局,畢竟那邊有著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例如緬甸工人雖然生產效率低了點,但月工資也低,和國內沒法相比。
NBD:兩位都提到我們在鼓勵發展原創品牌,有沒有想過切入哪個價格段的市場?平湖羽絨服作為一個整體品牌,知名度還是比較高,會有以“打包”的形式開拓市場的想法嗎?畢竟現在市場上有很有影響力的品牌,但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自己開拓品牌,似乎資金實力、創意等方面都不夠。
陳杰:平湖羽絨服一直以來以性價比高著稱,這3年隨著市場不斷地創建原創品牌,市場原創商戶的比例逐年增加,現在約占比35%,同時公司還在3F打造原創嚴選專區,并將專區做細分,未來將以此分區為基礎,不斷擴大專區影響力,使得市場無論是在中低價位段或者中高價位段,均有市場競爭力。
朱曉偉:大方向是從羽絨服品類起步,通過平湖羽絨服產業以及源頭市場的虹吸效應,發展原創羽絨服品牌,再逐步打造一些全品類的時裝品牌。目前,像鴨鴨、雅鹿、雪中飛等國內羽絨服品牌都有平湖的影子在,最近抖音排行前三的“羅賓漢”也是源于平湖的品牌。
羽絨服區域品牌是張金名片,如何打好這張牌,需要當地政府、行業協會以及企業的共同努力,我們也會借鑒學習像義烏、桐鄉等地好的市場運作經驗,努力讓平湖的羽絨服產業真正走向世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