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面款兒童羽絨服批發
據家服裝類電商企業統計,2020年11月、12月到今年1月上旬,羽絨服銷量普漲30%,不少爆款產品因庫存不足而下架。
▲海南三亞居民 劉先生:我來三亞已經14年了,今年是最冷的一年。這幾天我穿了三件,平時我鍛煉都是短袖、短褲,現在穿短褲的時間都少得很。
“羽絨服嘛,本該是北方人買得多。”近日,衣品天成的負責人裘國凱拉了一張清單,統計了1月1日——1月7日的羽絨服女裝暢銷區域排行,發現廣東、江蘇、浙江分別以817、348、335的銷量位列前三名?!巴暧鸾q服都是東北區域銷量第一,”裘國凱也有些驚訝北面款兒童羽絨服批發,“今年數據有點反常,第一居然是廣東?”
這股寒流對南方人的威懾力遠比想象得更為深遠。從幾家電商企業的銷售情況來看,之前“雙11”“雙12”先后出現了兩次羽絨服搶購的高峰,由促銷活動引爆,跟前一年同期相比漲幅明顯,主要原因是南方區域銷量大漲。如果說“雙11”“雙12”是促銷引爆,那么1月上旬就屬于日常購買,羽絨服持續居高不下的銷量側面驗證了南方人面對寒潮的緊張。
市場需求激增,本應該是一片“繁榮”景象,但背后卻沒那么“美好”。對于今年的紡織行業來說,大家最普遍的感受就是“忙得不可開交,但最后錢沒賺到”!
主打國內市場的杭州阿思家家紡有限公司,企業線余家實體店,集中分布在華東華北一帶,實體銷售目前仍占到總銷售收入的9成左右?!皩9褚恢比必洠业碾娫挾家淮虮?。”該公司的總經理賈競說,訂單來不及做,已經持續了三個月。
“整個市場紗線、坯布緊缺,加上訂單激增,被套、被殼根本來不及生產。”賈競說,得益于去年大力開拓非實體店的銷售模式,接了好多個團購大訂單,又湊巧電視購物、直播銷售火爆訂單也集中到一起了。因為疫情,工廠備貨都比較謹慎,沒想到那么多訂單,備貨不足,工廠開足馬力也做不出來,就拿80支面料的被殼訂單量來說,僅一個訂單就達1.2萬件,但是還有30%的訂單完成不了,只能陸續慢慢制作,銷售永遠處在缺貨狀態。
對于零散加急的訂單,他們只能找其他加工廠趕工,但其他工廠也是滿負荷運轉,訂單來得臨時,基本上都被拒絕了。
“印度、巴西一些家紡加工廠因為疫情防控仍沒辦法正常開工,海外的訂單不斷回流到國內,國內家紡類的加工產訂單爆滿,相較海外訂單,國內高要求、零散的訂單這些工廠就不愿意接了?!?“前幾天,我預訂了一批面料打算做春夏新款四件套,隔了兩天,就沒貨了,說是等到春節后才有貨,根本趕不上春夏款上新,無奈只能增加老款的數量?!辟Z競說。
“去年下半年訂單量猛增,相比2019年出口訂單上漲20%-30%,訂單都來不及做,工廠滿負荷運作,今年3、4月份的訂單都已經排好了?!闭憬怯鸾q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志良說,考慮到資金周期和風險,他們也會對訂單進行評估,會選擇一些信譽比較好的品牌合作。
除了訂不到貨,面料、羽絨原料價格飛漲,“現在市場上的面料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10%-20%左右,羽絨價格漲的更厲害?!闭憬m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胡亞軍說,去年羽絨價格“過山車”,年初價格很低,他們擔心下半年訂單少,簽了不少訂單,后來羽絨價格上漲,不少訂單都虧本做。
據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統計,進入2020年四季度以來,行業市場開始迅速恢復,羽絨原料價格急劇上升。90白鴨絨去年5月初每公斤價格為200.4元,到10月底時已經上漲至325.9元,漲價幅度超過60%。
隨著1月原料價格一波猛漲,為市場注入了“強心劑”,在成本面強有力的支撐以及全國疫苗免費接種等利好因素下,服裝客戶訂單也陸續下達,無論是秋冬面料還是春夏面料都有一定的表現,尤其是今年1月份迎來了超強寒潮,全國氣溫極低,也帶動了羽絨面料的走貨。服裝商庫存減少,勢必會增加翻單或者為明年備貨做準備,因此市場整體訂單表現良好。
近期彈力類面料依舊在市場表現強勁,尤其是外貿訂單。近期聽聞T400、四面彈在染廠進倉量比較大,有染廠表示近期彈力面料出貨緩慢。“現在進倉都要15-20天才能出貨,而且要壓卡,很多都是彈力面料,T400居多,客戶也在囤貨?!币晃蝗緩S業務員表示。
有不少紡織老板表示,去年12月底市場訂單集中下達,因此廠里手頭或多或少有訂單執行,接單較好的已經接至春節后,接單比較一般的在1月下旬左右。目前市場對急單并不是很樂衷,畢竟目前手頭訂單還未執行完畢,后期生產也存在較多不確定性因素。
“幾個月以來,我們都在加班加點地忙生產,為了訂單大幅增加感到慶幸。但人民幣大幅升值,讓我們的利潤縮水了一大截,越是訂單多營收好的企業,損失越嚴重,這誰受得了?”2020年11月27日,浙江紡織企業負責人李勇對記者大吐苦水。
2020年11月18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上升至1美元對人民幣6.5593元,正式開啟了“6.5元時代”。與此同時,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相繼刷新近兩年半新高。相較于5月27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的7.1765元低點,人民幣累計漲超6000點,漲幅達8%。
“去年人民幣匯率波動太大了,雖然現在基本是按照長期匯率來走的,但是在高點協議,現在到達美元低點,對企業還是會有所影響。”李勇說。
安徽省服裝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孟卓表示,公司在這個旺季(7月~10月)的出口額大約為1.5億美元,結匯時間一般會比出貨時間再滯后一個月或45天,按照每美元匯兌損益0.20計算,損失就達3000萬元人民幣。公司平時會對部分訂單采取鎖匯舉措,但這些尚不足夠充抵這波原料及運輸成本上漲帶來的影響。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對江浙一帶規模比較小的外貿企業來說,最佳生存的利率是7,到達6.7之后,外貿企業幾乎沒有利潤。“利潤基本上被海運費用上漲與人民幣升值吞噬,加之原料價格從2020年三四月時的最低點上漲了20%左右,我們是硬著頭皮在做,特別是年終的兩個月,簡直是騎虎難下。我們的訂單多來自大客戶、老客戶,在疫情情況下有訂單就不錯,還要保持企業運轉,養活工人,也是為了維持長遠客戶關系。”這位企業負責人表示,行業內接單的周期大概是兩個月,企業在接單時并不知道匯率的走勢。他說,“整個第四季度基本都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甚至出口越多,虧得越多?!?
紡織服裝業的“翻盤”主要是在2020年下半年。數據顯示,1-8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1874.1億美元,同比增長5.6%,增速較1-7月加快1.3個百分點。8月當月,全國紡織品出口額147.2億美元,同比增長47%;服裝出口額162.1億美元,同比增長3.2%,實現年內首次月度正增長。從5月份開始,中國面料及紡織原材料訂單數增長超100%;服裝行業訂單數同比增長200%以上,服裝行業在7月份更是實現了3倍的增長。
一方面是原料筑底反彈,市場成本面釋放了底部信號,從而導致對原料、坯布的訂單囤貨操作好于預期,市場訂單陸續下達;
另一方面是新冠疫情的反復或導致國內外出現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尤其是海外不少國家地區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封城”政策,市場后續存在太多不確定性因素,此外國內員工返鄉時間也為明確,春節后生產不穩定,交期受到影響,因此有些訂單提前下達,以防后期交貨環節出現延遲。
無論是剛需抄底還是訂單提前下達,近期市場行情還是好于預期,但是創嘉平臺看來市場還是存在利空因素的,尤其是疫情反撲。
天氣寒冷,國內疫情局部有反撲跡象,國外疫情更是持續發酵。疫情仍是紡織服裝市場的一個“定時炸彈”。
從大環境而言,春節后的外貿訂單還是存在一定變數,再加上訂單的提前,今年春節后訂單下達或將不如往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