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沙河童裝批發市場一件代發
6月18日,義烏小商品城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成立eWTP義烏合資公司,共同建立數字化綜保區和eWTP義烏公共服務平臺。這是阿里繼2012年與小商品城合作后的再次聯姻,或跟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首次創業為維持海博翻譯社運營,到義烏小商場市場進貨杭州擺地攤經歷有關。(詳見網經社獨家專題:小商品城與阿里巴巴再次聯姻設合資公司建eWTP公共服務平臺)
6月19日,小商品城發布《關于對外投資設立控股子公司暨簽訂投資協議的公告 》,公告顯示, 浙江 中國 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擬與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義烏數字港科技有限公司(擬)”,并簽署合資協議廣州沙河童裝批發市場一件代發,約定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000萬元,公司出資2550萬元,持股比例為51%,阿里出資2450萬元,持股比例49%。
據網經社(獲悉,根據協議,雙方將以綜保區為載體,引入IoT( 物聯網 )、數字圍網等監管理念和技術,通過加快建設數字化基礎設施進一步做大出口、進口、轉口貿易。
合資公司董事會有5名董事,小商品城有權提名3名,阿里巴巴有權提名2名。董事長一職由小商品城提名。同時不設監事會,設2名監事,雙方各提名1人。總經理由小商品城提名,阿里巴巴有權提名1名副總經理,和首席財務官。合資期限上,合資公司的經營期限初始為10年,各股東應于合資期限屆滿前不少于3個月內協商一致決定是否對合資期限進行延長。
小商品城稱,借助公司貿易資源優勢和阿里技術優勢,合資公司將致力于公司外貿轉型升級的數字基礎設施的搭建與運營,即合作建設集通關、結算、稅務、 供應鏈 服務為一體的義烏 國際 貿易公共服務平臺(eWTP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一網通商”的要求。此外,還將負責對義烏綜合保稅區園區管理、輔助監管、場站等公共服務系統的開發、建設和運營,以及外貿業務相關的技術服務輸出。
合資公司將協助打造義烏eWTP數字貿易樞紐,與海外數字貿易樞紐形成 全球 商品自由流通網絡,通過貿易 數據 留存,未來將積極協助公司拓展供應鏈金融等相關業務;依托 eWTP 體系,進一步做大出口、進口、轉口貿易,更好地服務全球中小微企業。有利于完善義烏市場國際貿易生態體系,進一步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符合公司發展戰略。
另此次簽約儀式上,義烏市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啟動了數字清關、貨通天下、數字外貿收支一體化項目。數字清關項目幫助以包裹形式進口貨物到國內的海外中小商家實現數字報關、秒級通關;貨通天下項目,幫助當地生產企業一站式對接全球市場;數字外貿收支一體化項目,為當地商家提供外貿收支一體化解決方案,便利結匯手續。2019年6月19日,義烏市政府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了eWTP戰略合作協議,旨在共同推動國際貿易規則孵化,通過提供金融、 云計算 、 大數據 等綜合服務,讓全球中小微企業更便利地參與全球貿易。
義烏小商品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是全球日用消費品貿易中重要的一鏈,而阿里巴巴集團則是全球最大的網上貿易市場,線上線下兩大市場的聯姻合作早在2012年就開啟了,兩者也從最開始的競爭關系到競和關系的升級。
2012年7月19日,小商品城發布公告稱,公司將與阿里巴巴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巴巴)擬就電子商務領域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并達成《框架協議》。小商品城將鼓勵經營戶到阿里巴巴開展外貿電子商務、到 天貓 進行網絡銷售;阿里巴巴則負責協助小商品城建設電子商務產業基地,吸引電子商務及配套企業入駐。
根據協議,雙方將按照“優勢互補、功能提升、合作共贏、共同提高”的原則,以“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政府推動、合作共贏”為思路,推進義烏市場和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合作,重點合作領域包括市場拓展、商品采購、物流配送、產業園區以及 人才 培訓 等。在簽訂的協議中,雙方對接下來將展開的合作進行了明確的分工。
而阿里巴巴跟小商品城的兩次合作,或跟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的一段經歷有關。據消息稱,上世紀90年代初,首次創業的馬云曾遭挫折,他所創辦的海博翻譯社連年虧損。為了維持翻譯社的運營,馬云發現賣鮮花和小禮品能賺到錢,于是就從杭州坐火車前往義烏小商品市場,進了貨再回到杭州擺地攤賣,賺到的錢用來付房租。
義烏小商品城的電子商務之路早在2008年就已開始布局,從跟阿里巴巴合作到推出“ 義烏購 ”電子商務平臺等,截止到今天,小商品城的電子商務之路走的并不順暢,所取得的業績和在中國電商市場中的地位也并不如意。
小商品城旗下實體市場擁有的7.5萬多個商位,也是小商品城的收入主要來源。但是,實體市場不可能無限制擴張,租金也不可能永遠上漲。所以,過去近10年時間里,在電商經濟的沖擊下,小商品城遇到了增收難題。如何擺脫現有的收租模式,突破成長天花板,更好服務中小微企業,成為了近年來小商品城探尋的方向。
2012年10月,義烏購(浙江義烏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上線,致力于專業市場升級,服務全球小商品采購商。目前,義烏購平臺入駐商家5.3萬,日均訪客數80萬,日均瀏覽量(PV)1500萬,注冊采購商達到500 萬,其中10%為海外用戶。義烏購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線上小商品批發平臺。
2011年,小商品城與中國 工商銀行 戰略合作,搭建第三方網絡支付平臺,將重點推進電子商務等;
2012年,義烏商城集團旗下的小商品城網更名為“義烏購”正式宣布上線年,小商品城和阿里巴巴在杭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重點在市場拓展、商品采購、物流配送、產業園區以及人才培訓等領域進行合作;
2013年,“義烏購”旗下網站B2R平臺“合眾網”上線年,小商品城、義烏購和中科院計算所達成戰略合作;
據介紹,小商品城(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1993年12月,系國有控股企業,2002年5月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目前公司下屬18家分公司,55家參控股公司,擁有近5000余名員工。公司以服務全球中小微企業為宗旨,搭建共享式貿易服務平臺。
依托小商品城優越的商業環境和得天獨厚的市場資源,公司以獨家經營開發、管理、服務市場為主業,并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大數據、供應鏈、金融、會展、旅游、房地產、酒店等相關行業,形成了市場主業與相關配套行業協同發展的良性局面。當前,公司正依托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速體制機制與業務板塊創新,向線上線下融合、進口出口聯動、境內境外打通的 跨國 商貿服務集成商轉型。
此前,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曾指出:十余年來,網經社也一路見證小商品城在電商之路的發展。小商品城與阿里巴巴的聯姻,從最初的線上線下競爭為主的關系到今天的競和關系,也代表了傳統線下批發市場線上化轉型布局的方向。
小商品城的電子商務之路有著其必要性。一是順應經濟全球化和流通業態多元化趨勢的需要;二是突破“有形市場”地域空間限制,完善市場功能體系,促進轉型升級的內在需要。
互聯網對傳統批發市場的改造體現在:一方面,基于互聯網的網上批發平臺可以突破門店物理空間限制,實現海量商品在線,而且通過分類索引、搜索,讓找貨、組貨輕而易舉。另一方面,通過交易在線化,建立評價和信用體系,倒逼商戶改善品質、交期等問題。(文/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