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織里億家精品童裝批發全品類
3月31日上午,“時代先聲·網絡文化精品建設”主題論壇在昆明舉行。與會嘉賓暢談網絡文化精品產品創作靈感,為做好網絡內容建設貢獻智慧、為推動網絡文化繁榮凝聚力量。攝影:新華社記者胡超、陳欣波、陳曄華、王靜頤 制圖:張楨、孫瑤
新華網昆明3月31日電(記者黃博陽 雷東瑞 潘子荻)網絡文化精品,是心靈的滋養,是思想的火炬。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新華網承辦,騰訊協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提供支持的“時代先聲·網絡文化精品建設”主題論壇31日上午在云南昆明舉行。
作為今年中國網絡媒體論壇的主題活動之一,來自中央網信辦、新華社、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湖州織里億家精品童裝批發全品類、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版本館、浙江大學等相關部門專家學者,以及《繁華》《長安三萬里》《何以中國》《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等現象級網絡傳播精品的創作團隊、運營團隊、技術支持團隊等,相約滇池之濱,解碼網絡文化精品的創作邏輯和走紅規律,分享心得感悟、交流經驗體會,探討如何立足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出更多網絡文化精品。
如今,網絡空間已經成為凝聚共識的新陣地。一大批網絡文化精品以新形象、新場景、新風格贏得網民的認可和喜愛。
近年來,圍繞傳統文化傳播,新華網打造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行律千年——二十四節氣》等一系列網絡文化精品,受到廣大網民點贊。新華網黨委書記、董事長儲學軍在演講中表示,主流媒體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把跨越時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網絡空間提供無窮無盡的文化滋養。
去年夏天,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點燃了“唐詩熱”,受到眾多網友的關注和追捧?!堕L安三萬里》監制、追光動畫總裁于洲說,我們仰望千百年來中國文化中廣為尊崇的閃光人物和經典作品,以具有高度藝術表現力的動畫電影形式,傳承和展現中國文化在當代的自信和力量。
當前,數字文化通過網絡“融通中外”趨勢愈加鮮明,在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騰訊公司副總裁陳勇表示,作為一家科技文化企業,騰訊將繼續在文化供給、技術賦能、模式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承擔起更重要的角色,努力推出更多網絡文化精品。
前不久熱播的電視劇《繁花》以鮮明的時代風格,描繪了一幅當代滬上“清明上河圖”。在論壇現場,新華社記者張揚對話《繁花》編劇秦雯、演員陳龍,探討《繁花》背后的故事。談及《繁花》創作的源頭,秦雯表示,數十年來上海幾經變遷,城市文化和市民精神代代傳承,這是《繁花》創作的出發點。在陳龍看來,《繁花》是部適合幾代人一起看的戲,年長的人看到青春,年輕人看到的是熱血與奮斗……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綿延不絕,彰顯了優良的文化基因和強大的生命力,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在眾多文化載體中,繪畫是文明傳承的重要介質。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金曉明在現場談到整理編纂“中國歷代繪畫大系”目的時說,在建立國家檔案的同時,用現代傳播方式讓中國歷代繪畫“飛入尋常百姓家”?!拔覀兊那嗌倌曛肋_芬奇、米開朗基羅,更應該知道我們中國的范寬、郭熙和宋韻。”
淡墨輕染、秦腔醉人。有人說,只要鐘樓的鐘聲在響,易俗社的秦腔不斷,西安的“心臟”就在跳動。西安易俗社社長、秦腔表演藝術家惠敏莉認為,“藝術+學術”雙并舉發展模式,是傳統文化、美育教育融合的必由之路。目前,易俗社在40余個藝術培訓社團基礎上,發展“百年劇社學子游”研學活動,接待110余所學校、1.8萬人次,實現了古老秦腔與年輕人的“雙向奔赴”。
近幾年,河南衛視通過現代手法,將傳統節日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從春節到端午,從《唐宮夜宴》到《洛神水賦》,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總導演、唐宮文創總經理徐娜以河南春晚為例,認為要從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中汲取營養,深耕文化藝術、激發創作靈感,通過互聯網新媒體語態將傳統文化信息聚合化、焦點化、邏輯化,讓傳統文化重新生根發芽。
悠悠運河,千里通波。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原司長陸瓊講述了大運河保護申遺的過程,表示申遺增進了國際社會對大運河的理解認同;運河兩岸眾多博物館,讓人們充分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感懷歷史延續、文脈流淌。
說起考古,不得不提網絡上一部大火出圈的考古題材紀錄片《何以中國》。它之所以能圈粉無數,總導演干超認為,是因為它不只是簡單的文物羅列,更充分去展示文物的器型、使用方法或者背后的故事。“團隊采用了最困難也最有價值的方式,看了 8500多篇考古報告、學術論文,梳理考古相關的文字資料 300多萬字,盡可能去還原歷史時代和社會組織的面貌”。
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于創新。
杭州亞運會開幕式藏著一個“詩詞大會”?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閉幕式總撰稿、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視聽新聞與傳播研究室主任冷凇以“傳統文化賦能網絡視聽的創新傳播”為題發表演講,指出文化“IP”是沒有標準定義的,一處地標、一句詩詞都可以是文化IP,“看得見的是震撼,看不見的是底蘊”。
當下,“去博物館看文物”早已蔚然成風。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新時代文物征集和收藏工作上積極行動,該館藏品征集與鑒定部副主任趙鋒說,新時代文物在留存民族集體記憶、傳承國家文化基因、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新時代文化發展的重要源泉。敦煌,這片沙漠中的千年瑰寶,探索出了傳承和發展的獨特路徑。在敦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興蓉看來,千言萬語,不如走心一次;追逐流量,不如做好自己;奪人眼球,不如提升內涵,只有讓文化“活”起來,才能讓城市“火”起來。
盛世修文,盛世興藏。作為新時代標志性文化傳世工程,中國國家版本館從開館以來參觀人氣持續火爆、網絡熱度持續拉滿,觀眾在行走中感悟中華文明的博大、感受民族文化的脈動。中國國家版本館黨委書記、館長劉成勇表示,將聚焦收藏主業,當好中華文明的傳承者;做好展覽展示,當好中華文明的傳播者?!皩⑷轿煌七M國家文化數字化軟件基礎設施建設,為互聯網提供優質內容,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4月2日,隨著57652次檢測車從南充北站5道緩緩駛出,標志著新建漢中至巴中至南充鐵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稱巴南高鐵)啟動聯調聯試,進入工程驗收關鍵階段,為全線早日開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見浪漫孝感”春賞花活動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莊園景區啟動。金卉莊園花團錦簇,五彩斑斕花卉競相綻放。人們穿梭在花海之間,享受明媚春光。
3月17日,原創獨立設計師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時裝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境內的博斯騰湖出現推冰景觀。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廬陵文化生態園層林盡染,色彩斑斕,市民徜徉其間,盡享生態之樂。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新街鎮黃草嶺村附近,游客在冬櫻花與梯田邊游覽。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縣第十九屆冰雪文化旅游節采冰儀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庫進行。儀式主要展示了頭冰的開采上岸過程。開幕式上還舉行迎風旗、祈福詞、喝出征酒等儀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來降雪,古城內外銀裝素裹,猶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美如畫卷。
三角梅原產于巴西,現主要分布在中國、秘魯、阿根廷、日本、贊比亞等國家和地區。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現,三峽庫區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沿江公路G348國道的絕壁巖體上,工人們正在鋪設防護網,以防止巖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1日,甘肅敦煌,首趟敦煌號鐵海聯運國際貨運班列裝載1000噸石棉駛出,經天津港通過鐵海聯運發往泰國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