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牌子童裝批發店鋪圖片
三歲童模妞妞被媽媽踹了一腳,就像點燃了炸彈的引線,讓“童裝之都”浙江湖州的織里在大眾輿論中燃起了熊熊烈火。
“我年收入高一點80多萬……反正這種賺錢方式比較容易”“每個人都想富裕……然后找一個好看一點的老婆,迪麗熱巴那種,你懂得。”因為言論過于“油膩”“成熟”,網上一段童模視頻里,一位13歲小男孩以及他作為代表的童模產業鏈,被憤怒的人們用猛烈言語攻擊著。
4月21日,在織里童模拍攝基地,《IT時報》記者遇見這位知名童模。在一眾3、4歲正在拍攝的小童中,讓人驚詫的不僅是他修長的身高,還有拍攝速度,1s、2s、10s……40s!一套衣服只要40s,姿勢嫻熟。旁邊配合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一天最多能拍攝200多套,當然“報價”也是織里童模的頂尖水平,180元/套,一天收入妥妥過萬。
織里,位于江南名城湖州東部,因織造業興盛而得名,史料中有“遍聞機杼聲”的記載。改革開放以來,更是以盛產童裝出名,經過幾十年發展,織里童裝城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童裝市場。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大批商家將銷售渠道轉移至線年,織里童裝便實現線年底,織里鎮的大河村、河西村和秦家港村三個“淘寶村”共有近2000家電商企業。
隨著“網絡童裝市場”的興起,在激烈的流量競爭中,織里的“電商買家秀”催熟了一個新的行業——童模。
“嘟嘟嘴、看腳、手指外、瞇瞇眼、擋太陽……”織里壹號拍攝基地的入口,正好有一個童模在開工。她名叫楊柳(化名),今年4歲,身高106cm,真是童模黃金期。在媽媽的口令以及攝影助手動作示范下,楊柳“專業度”很好,不僅聽話擺動作,拍攝速度也很快,差不多5分鐘,一套衣服就能拍攝結束。“我們報價是150元/套,30套起拍,數量太少沒意思。”楊柳媽媽告訴記者,因為他們從杭州過來,價格比較高。一位攝影師向記者透露,織里成熟老練的模特普遍120元/套,便宜的100元/套都能拍。像知名的童模則180元/套,而且對數量有要求,30套起拍,如果到酒店拍攝,價格更高,260元/套,40套起拍。“楊柳很乖,2歲半就出來工作了,現在已經做了兩年。”談起自家寶貝女兒,楊柳媽媽說,因為女兒乖巧甜美,很小的時候就被相中做模特,“孩子因為聽話,沒有培訓便直接走上童模的道路。”
對于楊柳的收入,楊柳媽媽諱莫如深。記者粗略算一筆賬,以60套/周的數量算起,一年收入超40萬元。楊柳外婆對記者表示,孩子媽之前工作年薪也有30萬元,現在為了專心陪孩子,所以辭職了,“家里不缺錢,等孩子上學就不做了,主要就是想鍛煉鍛煉,也不想往演藝這一行發展。”
壹號拍攝基地,是織里最大的童模拍攝基地。記者探訪的當天是周日,人氣正旺。但是一場雨的降臨,打亂了拍攝的節奏,四組外景拍攝的童模全部轉移到室內。壹號攝影基地一下子人潮擁擠,偌大的攝影棚擠滿了各種人群。粗略數一下,正在被攝影師拍攝的童模有12位,還不包括等待休息中的童模。多家拍攝基地均表示,為了配合拍攝需求,早上7點開始營業,晚上不限時間,會等最后一組拍完。
風頭過后的童模拍攝又再次如火如荼起來。短短幾周中,織里政府介入當地中小學校,排摸童模情況,110家淘寶童裝店聯名呼吁規范童模拍攝行業。
對于妞妞事件的負面影響,Q認為不會太持久,因為“童模需求太大了”,有數據顯示,2018年,織里從事童裝生產的廠家有1.3萬家。“淘寶個人店鋪流量漸漸消失了網紅牌子童裝批發店鋪圖片,網店不好做,為了獲取流量,商家還特別跟風。”有一陣突然一個模特拍的圖火了,大家會一股腦全要那個樣式,模特就需要大量拍,去年流行復古背景,“小女孩腳踩椅子用手比槍的樣子,在織里拍到‘爛大街’。”成本也是有的,拍攝一套童裝的成本是模特費+攝影費+場地費,盡管Q要求不高,一套服裝的拍攝成本也要200元,“一套10個顏色就要好幾千。”
Q是一名童裝網店的店主,小店生意不好做,打開電商平臺,排名在前的商家展現的基本都是模特圖,“畢竟網店就是賣圖片,模特圖就是比單純的服裝圖更吸引人,所以主推款默認都是模特圖。”不過,Q還是顯得有些焦慮,他甚至在微博上貼出自家產品拍攝的視頻,力求還原童模的真實環境,因為“怕輿論覆蓋整個行業。”
沒辦法,盡管織里是中國童裝第一城,可實際上,童裝城里實體店行情普遍不好,一位織里當地人跟記者表示,“以往五一前后,夜里工廠都是燈火通明,現在晚上看不到開工。”
很多商家關注起新平臺的流量,Q看中了拼多多給予小商家的一些機會,認真運營拼多多店鋪。更多商家想靠小紅書和抖音帶貨。這些都需要對商品有更好的展示。一些攝影師很快便推出小紅書專屬ins風格照片以及童裝短視頻的拍攝服務,比如WE短視頻單套拍攝費用在150元/套,三種顏色打包價200元/套。
4月春天,氣溫適宜,衣架子上掛滿的是夏季上新的童裝。這一季節工作的兒童相對舒適許多。Q告訴記者,現在還屬于淡季,暑假期間出秋款,童模們就不得不穿上厚重的衣服。因為產業鏈上游需要提前做款,童模反季節拍攝是家常便飯。
壹號攝影基地雖然少有打罵兒童的情況發生,卻有發現不少兒童“不宜”的畫面,頭發染色的女童,有著黑眼圈的小男孩,連續拍攝三小時未見休息的模特,還有室內不斷閃爍易對兒童眼睛造成傷害的閃光燈。
我國《勞動法》第十五條: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并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我國《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第十三條規定,“文藝、體育單位經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滿16周歲的專業文藝工作者、運動員。用人單位應當保障被招用的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游云庭表示,根據現有的法律法規,童模不屬于童工,也不違法,但更好的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立法細化是正確的方向。
山東政法學院民商法學院孫遙在點評“童星”怪圈時曾表示,《勞動法》第十五條與國務院《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第十三條寥寥數語不足以專門性地構建起童工的保護以及從事文藝工作的未成年人保護的立法框架。我國的相關立法以及落后同期產業的發展,其滯后性已經導致產業鏈怪象叢生。
除了妞妞事件是典型的產業鏈導致的“極端現象”外。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關注高收益的童模行業。在小紅書、抖音相關內容上,不少媽媽詢問“怎么加入童模”“哪里有資源”。一位博主告訴《IT時報》記者,妞妞事件后,每天都有不同的人私信詢問,她順勢建立一個群,短短幾天時間已經有100多人加入。
孫遙認為,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不能靠阻礙其工作權利和被雇傭權利來實現,應當尊重他們的需求。通過出臺相應的法律規范,對他們人身權益及財產權益保障做出具體的規定,才是切實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可行路徑。相關鏈接
秀蘭·鄧波兒、米蘭達可兒……由于西方國家娛樂行業發展歷史較長,在未成年尤其是兒童保護方面,形成的法律法規較為細致完善。比如美國,雖然不同州的法律規定并不相同,但是大部分州都出臺相關的規定。紐約還在2013年修改《勞工法》,增加第三方對未成年人監護人的約束,即家長必須獲得兒童委員會的許可證,才能夠簽訂相關商業娛樂合同(表演、模特、廣告)。此外,法律對工作時間也有十分嚴苛的規定,甚至細致到不同年齡段,上學、非上學期間的工作時間區別。比如在中國為黃金時期的2歲-5歲的童模,在紐約每天工作總時長不超過6個小時,這中間還包括吃飯、休息等以及3個小時休息時間。而且,童模的收入并不完全進家長口袋,監護人必須設立賬戶,雇主至少將15%的報酬存入該賬戶留至童模成年,即使是童模監護人也無法動用。
英國的童工問題較為源遠,所以針對文藝行業的童工問題,英國甚至有專門法律法規——《未成年人表演法規》。與美國相關法律考量較為一致的是,未成年工作必須取得相關部門許可以及有著嚴苛的時間規定。2014年,英國教育部更新過工作與休息時間,2-4周歲兒童最多每天工作5小時,并且工作時間在早上9:30-下午4:30之間。澳大利亞甚至還限定最低薪酬,根據兒童福利法規定,類似童模拍照,他們每小時工資不得低于85澳幣/時(約400元/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