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童裝男裝批發網站
Win10 / Win11 版微軟 Edge 瀏覽器探索新功能:本地運行 Phi3 mini AI 模型
近日,上線僅一年半的天貓自營業務 “貓享” 宣布將于2023年9月30日關閉。公告顯示,此次自營店下線是出于業務策略調整的需要,對于商品、售后或其他相關問題,用戶可以通過電話客服或平臺客服進行咨詢。
南都記者注意到,目前貓享自營業務仍可以下單購買,不過品類較少,大部分產品已下架,數碼產品界面僅剩任天堂Switch、馬歇爾音響、索尼PS5等,手機品類的部分產品已下架,筆記本、平板電腦、攝影攝像等品類也已清空商品界面。
天眼查App顯示2021年11月,浙江貓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吳迪,注冊資本80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餐飲服務;食品互聯網銷售;藥品批發;藥品零售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全資控股。2022年4月,阿里成立貓享技術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趙昆,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進出口商品檢驗鑒定;互聯網銷售;數字內容制作服務;安全咨詢服務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全資控股。
“貓享自營”則于2022年2月在天貓APP正式上線C零售事業群圍繞大品牌開設的自營旗艦店。彼時,阿里巴巴剛剛啟動新一輪架構調整,從2015年的“大中臺”升級為“多元化治理”架構(2021年12月),由戴珊和蔣凡分別負責新設立的“中國數字商業”和“海外數字商業”兩大板塊。
2021年12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發出內部信,任命戴珊代表集團分管大淘寶(包括淘寶、天貓、阿里媽媽)、B2C零售事業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一級組織,共同形成“中國數字商業板塊”。戴珊隨后開啟對“中國數字商業板塊”的整合。2022年1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中國數字商業板塊分管總裁戴珊發布內部信,宣布原淘寶天貓業務的新組織架構,新架構將淘寶、天貓全面融合,設立了產業運營及發展中心、平臺策略中心、用戶運營及發展中心,分別對應商家服務和商品運營、平臺規則和治理、消費者體驗這三個維度。
在這一背景下推出的“貓享”自營店被視為淘寶天貓與B2C零售事業群整合后的首個產品。2021年天貓超市和進出口事業群升級為B2C零售事業群,由劉鵬(花名奧文,現任淘天集團品牌業務發展中心總裁)負責,其中,B2C事業群的供應鏈成立單獨部門。
在業內人士看來,“貓享”自營店以及B2C事業群是阿里在自營業務上的不斷探索,同時也是在老對手京東入侵阿里服飾等核心類目大背景下的反擊之作。因此“貓享”的業務范圍直接對標京東,從京東最核心的3C數碼品類推進,主營品類以數碼家電、個人護理、彩妝為主,阿里方面此前表示,這是因為3C產品為標品、客單價高且頭部品牌集中,平臺能與品牌有深度合作,更好地對源頭和貨品負責。
此外,在模式上“貓享”也向京東靠攏,前端是“貓享自營”和“貓享國際自營”兩家自營旗艦店,后端由平臺自建采購團隊、提供客服售后和物流配送。值得注意的是大童裝男裝批發網站,貓享自營商品選擇順豐或丹鳥進行發貨,大家電用日日順物流、德邦,而京東則在2007年就開始自建一套倉配物流體系。
對于貓享自營業務關閉的原因,淘寶天貓方面暫無詳細解釋。在業內人士看來,貓享的關閉也意味著天貓與京東和拼多多在3C數碼品類的競爭失利。今年以來,京東和拼多多將競爭矛頭指向“百億補貼”,數碼3C是重點補貼品類。618期間,淘寶天貓的百億補貼也將補貼聚焦于3C產品尤其是iPhone系列,但用戶通過Apple官方旗艦店購買同樣可獲得補貼和優惠,相比之下,拼多多和京東推出百億補貼頻道長期將3C數碼產品置頂,此舉更能占領用戶心智,貓享自營店難以躋身消費者購買3C產品的首選平臺。
但貓享的關閉并不意味著淘寶天貓對自營業態的戰略放棄。除了貓享之外,阿里巴巴國內零售板塊還有多個自營業態,包括天貓超市、天貓國際自營店,兩者與貓享自營、貓享國際自營店屬于同類產品。
此外盒馬、高鑫零售(大潤發)也是阿里巴巴自營業務的核心板塊。2023 財年財報顯示,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商業的直營及其他收入為人民幣2749.54 億元,同比增長6%,主要是由于盒馬和阿里健康的直營業務的收入增長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