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可愛童裝毛衣批發
近期中央出臺的“單獨二胎”政策,或可對未來的童裝業帶來一定影響。業內人士認為,對于童裝業來說,這是個利好消息。隨著新增人口的上升,童裝市場或將進入新的競爭時代。
那么,當下的臺州童裝市場,又是怎樣一種狀況呢?近日,筆者以路橋批發市場為觀察窗口,對臺州童裝業的生產和經營情況作了一番調查。
“這幾年做童裝的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不過在我看來,競爭必然會推動行業整體向前發展,中高端品牌童裝會越來越有市場。”2013年12月29日,位于路橋區里王路的陽光天使童裝批發門店內人潮涌動,該店負責人陳丹正忙著招呼客戶。在童裝批發行業摸爬滾打10多年,陳丹手頭已經擁有50多個童裝品牌代理權,在路橋以及杭州的品牌童裝圈內小有名氣。
“路橋商業城、富仕廣場,以及以此為中心輻射出來的里王路童裝批發市場,還有河西街、解放路、老街那新開的幾家童裝店,目前來看,路橋的童裝主要聚集在這些點。”在陳丹看來,經過市場多年的洗禮,童裝行業格局已逐漸明朗化。臨街店面多為國內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大品牌,比如銀座街的巴拉巴拉,里王路上的七匹狼、三點水童裝。二、三線品牌以較具規模的本土大眾品牌或區域品牌為主,包括現在風行的韓國韓版童裝主要聚集在河西街、老街等中心商圈外圍;而批發市場內品質精良、注重品牌形象的童裝品牌也越來越多。最低層級的則是本土小廠生產的童裝服飾,以價格低廉、款式繁多為賣點。
這一觀點得到了七匹狼品牌童裝老板葛女士的認同:“本來商城街上基本都是賣童裝的,這幾年搬走的有,關店的有,堅持下來的多為品牌店,路橋童裝的整體格局在市場規律中自然形成。”
正是看中了童裝市場的發展后勁和增長潛力,在不少童裝店關門的同時,也有數家新店一夜間“冒頭”。這些參與者促使童裝品牌經營變得更加理性和成熟,也使得童裝市場的競爭升級。
“以前是局部戰爭,現在是全面戰爭。”一位涉獵童裝行業數十年的業內人士認為,如今的童裝市場競爭猶如一場“戰爭”,而且是規模化戰爭。
在他看來,如果還用以前的傳統思想去開拓眼下的童裝市場是“必死無疑”,而且一旦出局,就再也沒有進局的機會。
這并非空穴來風,路橋解放路一家童裝品牌店在堅持幾年之后,慘淡收場。因為不少新進入者總認為這個行業風險小、利潤空間大。然而店面運作了一年多,商品庫存積壓越來越多,現金流越來越少,所有工作也隨之陷入被動,老板最后只得無奈轉店。
路橋的“咚吧啦”韓版童裝于2013年11月開業迎賓,短短2個月時間已經做到日均營業額5000元。2014年元旦一天就突破了1萬元的銷售額。店主吳女士的經營理念是:品牌化經營,市場化價格。
路橋首家韓國童裝品牌加盟店H2KIDS也于2013年上半年亮相河西街。本土自有品牌“麥哈”開啟了品牌形象店
而在不少路橋媽媽趨之若鶩的“信軒”、“圖圖”、“浪漫滿屋”,冬裝銷售業績依舊大好。走品牌路線,涵蓋兩歲到十七八歲的小中大童裝,正是這些老店在臺州市場人氣漸盛的主要原因。
1月6日夜,億通物流的場地上燈火通明,有數座編織袋疊成的“小山”,工人們正忙著裝箱發貨,打包袋上“廣州中山八路”“杭州四季青”幾個字隱約可見。“大部分是童裝,發往各地市場。”在此工作了多年的小徐對這樣的情況早已習以為常,“以前都是外地服裝往路橋發,近幾年臺州產的童裝開始大批量走貨,說明臺州產的童裝開始吃香了。”
從事童裝生意有些年頭的鄭女士也證實了這一說法:“原先進貨,溫州、湖州等地生產的童裝唱主角,現在,逐漸被臺州產的童裝所取代。臺州童裝這幾年崛起較快外貿可愛童裝毛衣批發,打響了名氣。”
走進路橋日用品商城五區童裝市場,筆者看到,“顥貝貝”攤位前聚滿了前來購貨的商家。“冬裝拿貨價起碼100元以上,但做工和質量絕對拿得出手,你可以比比看。”雖然年末清貨,價格還頗為“堅挺”。女老板介紹,他們經營的童裝有十多個品牌,有些是幫人代工,部分是自己生產。
這種“前店后廠”的經營模式,在路橋的童裝廠家中不算少數。周宏遠是一家童裝工廠負責人,廠里工人近百名。他們根據童裝批發商下的訂單,以最快速度生產出成品。“如果客戶看中一個新款,從打樣到批量生產也僅僅只要二三天時間。”周宏遠說。
2013年12月,溫嶺“麥哈”品牌童裝,在路橋里王路193號開啟了品牌推廣中心,面向全國誠招代理。“我們從事童裝生產已有五六個年頭,可以說我們早已瞄上了這塊蛋糕。”該中心負責人林希說。
林希認為,臺州產童裝比較符合時尚眼光,所以能在短短幾年內獲得同行認可。“現在,我們品牌有了自己的設計師,風格更偏向于韓系。”
有的童裝經營戶發現,從杭州四季青等地進的貨,竟是“路橋貨”。“其實,很多外地批發商是到路橋來進的貨。”鄭女士一語道破其中奧秘。“臺州制造已經在童裝市場冒頭,雖然目前仍有部分產品是貼牌生產,但相信在不久將來,行業內叫得上名的臺州品牌會越來越多。”林希說。
不少業內人士看好中高端嬰幼兒及童裝品牌市場前景,因為“單獨二胎”政策,大部分受惠的是城市精英人口,對農村人口的影響較少,所以更有利于中高端品牌的發展。
“幾年后,童裝將會出現十幾個門店便占據40%至50%市場份額的局面。到那時,各童裝品牌的江湖地位也就幾成定局了。”陽光天使童裝批發門店負責人陳丹說,接下來幾年將是路橋童裝行業洗牌期,要抓住時機借助品牌推廣,把自己手下的品牌做大做強。
事實上,如今的童裝市場早已不是資金實力雄厚者就能得天下,營銷、品牌、人力資源等因素缺一不可。而這還僅僅是基礎,童裝品牌經營有其特殊性,只有把住了童裝市場的脈搏,才能踩準節拍來安排具體的品種、價格等關鍵變量。
“童裝品牌經營正從粗放式經營向規模化、精細化經營轉型,品牌價值高的門店將具有更大的市場話語權。”“麥哈”店負責人林希如是說。
看來,勢頭漸勁的臺州童裝企業要加把勁,爭取從“單獨二胎”政策帶來的利好市場前景中,把握住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