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尾貨一手貨源批發織里
2020年,服裝廠江湖也是一陣劇變。原本的外貿大廠現在轉內銷,原來的大品牌現在也做電商、開直播帶貨。但市場就這么大,原本在這塊區域謀生的中小廠牌,如今生存空間遭遇空前擠壓——現在,T恤賣12.7元都不夠便宜了,2020年的他們,又該向何處求生?
8月13日,杭州蕭山區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區內溫度將達38~39℃。這樣的酷暑天氣,是黃德華最頭疼的,大家不想出門,“夏裝不(好)賣,秋裝(現在)又不敢上,銷售去得一塌糊涂”。
黃德華是杭州拓客服飾有限公司(簡稱拓客服飾)的創始人之一,十多年前,從醫藥代表轉行做圖文廣告的他,開始接觸文化衫行業,在2008年投資開廠。
拓客服飾在成立之初,便確定了只做“線上”的戰略,品牌先后入駐了1688、淘寶、天貓、唯品會等電商平臺。適逢中國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借著“探路者”的流量,拓客服飾在電商平臺“風生水起”。
不過,近幾年來,隨著線下知名品牌不斷向線上拓展,拓客服飾面臨著愈來越激烈的競爭。再加上“外貿轉內貿”和“直播帶貨”的前后夾擊,拓客服飾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擠壓。黃德華直言:上半年銷售額直接下滑了20%,今年公司沒有發展這回事,能熬過去就好。
實際上,像拓客服飾這樣的工廠,中國還有很多。在后疫情時代的浩海中,白了一半頭發的黃德華找到了兩個新的方向:輕資產運營和“云批發”。
蕭山區經濟開發區紅泰四路11號,一幢4層的灰白色廠房靜靜地佇立著,廠房墻上貼著一張被風吹日曬得褪色的招聘廣告,寫著“招聘平車工、拷邊工、普工、帽子工”,這便是拓客服飾工廠的所在地。
上午10點,廠房里的縫紉機“咔嚓咔嚓”地響著,工人們埋頭加工著手中的T恤,T恤的款式并不多,加工的機器也有點老舊。在廠房另一端的布料區,兩個男工人跑動著操作機器,將大卷的衛衣布料切割成一塊一塊,這是在為秋裝做準備。
“現在我們就做一些T恤,還有準備秋裝的生產,前段時間怕賣不動不敢做(秋裝),現在只是小批量地生產,我們一生產就上架。”黃德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拓客服飾的廠房雖大,但是工人和機器并不多,十幾分鐘就可以簡單參觀完。黃德華介紹道,拓客服飾杭州廠房面積大概有6000平方米,但如今工人大概只有80多個,2017年底時為了節省成本,曾將大量的產能轉移到了勞動力便宜一點的上饒,那邊有兩三百位工人。
在公司成立之初,拓客服飾主要經營文化衫業務,并很快入駐了1688。黃德華透露,彼時在1688上,公司每年能做到幾千萬元的銷售收入,“之后也開始接一些貼牌代工的訂單,不備庫存的,只是購銷單。但是考慮如果沒有現代化的機器以及完備的供應鏈,代工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在2013年便開始做自己的品牌”。
2013年,拓客服飾開始在淘寶、天貓做男裝自有品牌,主營t恤、短褲、衛衣、衛褲等。拓客服飾定制部負責人許小姐告訴記者,拓客服飾算是很早的一批淘品牌,剛入駐天貓的時候,天貓正在大力扶持淘品牌,有很多資源的傾斜,所以拓客服飾很快就成長起來了。
“我們是很意外地做起來的,那個時候稀里糊涂的,天貓的什么活動都參加,聚劃算有的時候一天賣三四萬件衣服,把生產部搞得要死要活的。”黃德華說。在他看來,拓客服飾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研發、技術優勢,只是剛好踩對了那個點,所以就“起來了”。
嘗到甜頭的拓客服飾,開始布局全電商平臺的運營。在2015年,拓客服飾收到唯品會的邀請,又是“稀里糊涂”地就入駐了男裝頻道。“它(唯品會)要我們做什么,我們就做什么,沒想到后來唯品會就起來了,拓客服飾在唯品會男裝做到了前10還是前20,我們銷售額大概60%都在唯品會,一年有兩個億左右。”黃德華告訴記者。
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問到創業成功的經驗時,黃德華連忙搖搖頭,揮手說:“哪有什么成功經驗,就是稀里糊涂地全電商平臺布局,因為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哪個平臺就突然地起來了,再加上我們的衣服相對來說性價比不錯。”
就這樣,從1688、淘寶、天貓到唯品會,拓客服飾乘著中國電商行業迅速發展的“東風”,一路都走得順風順水,吃了一大波電商流量紅利,“稀里糊涂”地就成功了。
實際上,拓客服飾跟很多天貓前期的淘品牌一樣,都是在溫室里生長出來的,當時中國整個B2C網購市場迅速發展,加上天貓的資源充足,讓許多淘品牌迅速崛起。但是隨著傳統線下品牌進入線上,淘品牌的劣勢就顯現出來了。
“以前一件T恤,阿迪達斯那些品牌商都賣299元,現在他們就把一些過季的產品或者做一些電商專供款,放到網上賣59元、69元。那么大家一看品牌都賣這么便宜,你們(拓客服飾)要賣這么貴干嘛呢?所以肯定就會選擇品牌的東西。”許小姐說。
在許小姐看來,拓客服飾的款式開發能力、面料輔料的采購能力以及品牌知名度遠不如阿迪、耐克、杰克瓊斯等知名品牌,隨著這些品牌不斷加碼線上,拓客服飾是難以與之競爭的。
不過,這并不是最致命的。近兩年的外貿行業不景氣,讓許多外貿廠商開始轉向內貿,來勢洶洶的“外轉內”,讓拓客服飾措手不及。
黃德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對歐美市場的外貿趨于飽和,很多外貿工廠的訂單減少,他們開始慢慢轉向內銷。而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有些外貿工廠直接是沒有訂單了,所以大量的外貿工廠轉向內銷。
“外貿型的工廠規模都挺大的,他們的設備先進、產品質量好,而且做外貿的老板都很有錢,轉內銷后他們打的價格低得不得了,有單就做,這就是搶單了。”黃德華說,“再加上疫情影響,今年本身服裝市場的內銷也不太理想,所以就缺單,今年對我們影響挺大的。”
由于在電商渠道深耕多年,拓客服飾這個品牌在電商圈子還是小有知名度。2018年前后入駐拼多多后,平臺給了公司一些展現的機會,拓客服飾試圖通過拼多多來處理公司尾貨,效果起初也還不錯。
但是從去年開始,拼多多就入駐了一些“攪局者”,他們上線包郵,甚至更低,而拓客服飾在拼多多上最便宜的T恤是12.7元包郵。“一下子把我們搞懵了,怎么這么便宜,這怎么賣?”黃德華說。
因為在拼多多,只有低價才能賣得動,一部分外貿廠商不惜低價清貨,還有一部分是小作坊生產的低成本衣服。但是對于拓客服飾來說,因為成本在那里,不可能做到如此低的價格。
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下,黃德華每天都要思慮,工廠下一步該怎么辦,四十出頭的他,頭發幾乎白了一半,他打趣道:“千萬不要開廠,我們幾個合伙人都比較極端,我是白頭,他們是禿頭。”
“如今整個銷售環境變了,傳統的服裝工廠賣不動,反而90后、00后的小年輕,他們沒有工廠,但是在直播間就突然賣火了,有的時候一天能賣幾十萬的貨。我們都慌死了,到現在都沒有適應過來。”黃德華很無奈。
黃德華稱,短視頻、直播帶貨今年對拓客服飾的影響較為明顯,加上外貿轉內貿的沖擊,拓客服飾的銷售額上半年直接降了近20%。“電商變得太快,這社會變得太快了,我們年紀大了就有點跟不上。我們也有做直播,效果一般,但是我們沒有辦法,人得往前走。”黃德華感嘆道。
在直播方面,許小姐和黃德華一樣沒有頭緒。“我們(拓客服飾)的直播也不是沒做過,做得并不是很理想,找外部網紅直播帶貨其實水分也很大,明星帶貨費用又很高,而且其實在帶貨領域的話,(這個渠道)主要適用于美妝和數碼領域,對服裝也不是那么的適用。要是之前直播剛開始興起的時候,我們就做了直播,把粉絲養起來了還好。”許小姐說道。
“從宏觀的層面上來說,競爭的現象必然會存在,這是一個市場行為。作為一個積極的企業家,他永遠看的是未來整個市場需求在哪里,(他)就往哪兒轉,怎么轉成功性最大。”阿里巴巴副總裁汪海認為,“如果只看消極的一面,改變不了任何東西。10碗飯100個人來搶,那100個人一定在的,要想想其他10碗飯在哪里,怎么走過去”。
的確如此,在零售電商平臺競爭激烈的當下,拓客服飾最重要的是:如何找到新的業績增長點。黃德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未來要加大現貨批發業務,多在1688開放一些自己生產的款式,主打高性價比的產品。
記者了解到,拓客服飾雖然在成立之初就入駐了1688,但一直是以文化衫定制業務為主。在1688上,拓客服飾目前有4間工廠店,均為10多年的老店,其中兩間店主營文化衫和廣告衫,另外兩間分別主營帽子定制和T恤、衛衣批發。
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大部分線下批發市場有過停業,線下展會也出現取消或延期,這讓很多批發廠商迫切轉型線上。而在買家端,傳統采購方式也被顛覆,他們不再愿意各地跑展會,掃展臺找貨,通過VR看廠、直播看貨就可以“面對面”地完成無接觸交易,“云批發”逐漸成了風潮。
像拓客服飾這樣的公司,深耕電商十幾年,不僅積累了一些客戶群體和品牌影響力,多年下來也在不同平臺積攢了交易數據,能更好地描繪不同層級的消費者畫像,幫助規劃產品線和新品開發。因此,在入駐了十幾年的1688上做批發業務,可能比其他許多外貿廠商都容易一些。
在采訪中,黃德華提到一家成功的服裝制造工廠申洲國際(02313,HK)。申洲國際有著“服裝界富士康”的別稱,是耐克、阿迪、優衣庫等知名品牌的代工廠。據申洲國際2019年年報,其全年銷售額約226.65億元,同比增長8.2%;凈利潤高達50.95億元(剔除零售剝離影響),同比增長12.2%。
黃德華告訴記者,申洲國際的模式很好,它整合了上下游產業鏈,從買棉花開始,有自己的棉花基地、紡紗廠、織廠、染廠等等,在行業有著絕對的優勢,“但是,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這是不可能實現的,需要大的資本助推”。
不過,供應鏈方面的問題,中小企業也可以依托1688平臺。就在今年5月21日,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發布了《中國產業帶數字化轉型生產、流通與消費的高效協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份報告中提到,產業帶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效果有賴于供應鏈整體協同能力建設。該報告要求以1688為代表的新批發平臺,進一步對次級生產商和原材料供應商進行深入整合,優化供應鏈上游環節的銜接水平,這將有助于產銷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定下目標的黃德華,計劃將杭州的工廠在3~5年內關閉,把產能全部轉移到上饒。“我們要慢慢把工廠縮小一些,把資產弄輕一點,然后大力地做批發,把自己的品牌管理起來,做質量好、價格也不高的產品。”黃德華說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8月13日,杭州蕭山區氣象臺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區內溫度將達38~39℃。這樣的酷暑天氣,是黃德華最頭疼的,大家不想出門,“夏裝不(好)賣,秋裝(現在)又不敢上,銷售去得一塌糊涂”。 黃德華是杭州拓客服飾有限公司(簡稱拓客服飾)的創始人之一,十多年前,從醫藥代表轉行做圖文廣告的他,開始接觸文化衫行業,在2008年投資開廠。 拓客服飾在成立之初,便確定了只做“線上”的戰略,品牌先后入駐了1688、淘寶、天貓、唯品會等電商平臺。適逢中國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借著“探路者”的流量,拓客服飾在電商平臺“風生水起”。 不過,近幾年來,隨著線下知名品牌不斷向線上拓展,拓客服飾面臨著愈來越激烈的競爭。再加上“外貿轉內貿”和“直播帶貨”的前后夾擊,拓客服飾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擠壓。黃德華直言:上半年銷售額直接下滑了20%,今年公司沒有發展這回事,能熬過去就好。 實際上,像拓客服飾這樣的工廠,中國還有很多。在后疫情時代的浩海中,白了一半頭發的黃德華找到了兩個新的方向:輕資產運營和“云批發”。 8月13日,攝于拓客服飾杭州廠區。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劉玲攝 吃了一波電商流量紅利 蕭山區經濟開發區紅泰四路11號,一幢4層的灰白色廠房靜靜地佇立著,廠房墻上貼著一張被風吹日曬得褪色的招聘廣告,寫著“招聘平車工、拷邊工、普工、帽子工”童裝尾貨一手貨源批發織里,這便是拓客服飾工廠的所在地。 上午10點,廠房里的縫紉機“咔嚓咔嚓”地響著,工人們埋頭加工著手中的T恤,T恤的款式并不多,加工的機器也有點老舊。在廠房另一端的布料區,兩個男工人跑動著操作機器,將大卷的衛衣布料切割成一塊一塊,這是在為秋裝做準備。 “現在我們就做一些T恤,還有準備秋裝的生產,前段時間怕賣不動不敢做(秋裝),現在只是小批量地生產,我們一生產就上架。”黃德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拓客服飾的廠房雖大,但是工人和機器并不多,十幾分鐘就可以簡單參觀完。黃德華介紹道,拓客服飾杭州廠房面積大概有6000平方米,但如今工人大概只有80多個,2017年底時為了節省成本,曾將大量的產能轉移到了勞動力便宜一點的上饒,那邊有兩三百位工人。 在公司成立之初,拓客服飾主要經營文化衫業務,并很快入駐了1688。黃德華透露,彼時在1688上,公司每年能做到幾千萬元的銷售收入,“之后也開始接一些貼牌代工的訂單,不備庫存的,只是購銷單。但是考慮如果沒有現代化的機器以及完備的供應鏈,代工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在2013年便開始做自己的品牌”。 2013年,拓客服飾開始在淘寶、天貓做男裝自有品牌,主營t恤、短褲、衛衣、衛褲等。拓客服飾定制部負責人許小姐告訴記者,拓客服飾算是很早的一批淘品牌,剛入駐天貓的時候,天貓正在大力扶持淘品牌,有很多資源的傾斜,所以拓客服飾很快就成長起來了。 “我們是很意外地做起來的,那個時候稀里糊涂的,天貓的什么活動都參加,聚劃算有的時候一天賣三四萬件衣服,把生產部搞得‘要死要活’的。”黃德華說。在他看來,拓客服飾并沒有什么特別的研發、技術優勢,只是剛好踩對了那個點,所以就“起來了”。 嘗到甜頭的拓客服飾,開始布局全電商平臺的運營。在2015年,拓客服飾收到唯品會的邀請,又是“稀里糊涂”地就入駐了男裝頻道。“它(唯品會)要我們做什么,我們就做什么,沒想到后來唯品會就起來了,拓客服飾在唯品會男裝做到了前10還是前20,我們銷售額大概60%都在唯品會,一年有兩個億左右。”黃德華告訴記者。 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問到創業成功的經驗時,黃德華連忙搖搖頭,揮手說:“哪有什么成功經驗,就是稀里糊涂地全電商平臺布局,因為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哪個平臺就突然地起來了,再加上我們的衣服相對來說性價比不錯。” 就這樣,從1688、淘寶、天貓到唯品會,拓客服飾乘著中國電商行業迅速發展的“東風”,一路都走得順風順水,吃了一大波電商流量紅利,“稀里糊涂”地就成功了。 8月13號,拓客服飾杭州廠區車間內。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劉玲攝 被“外轉內”和“直播”雙重擠壓 實際上,拓客服飾跟很多天貓前期的淘品牌一樣,都是在溫室里生長出來的,當時中國整個B2C網購市場迅速發展,加上天貓的資源充足,讓許多淘品牌迅速崛起。但是隨著傳統線下品牌進入線上,淘品牌的劣勢就顯現出來了。 “以前一件T恤,阿迪達斯那些品牌商都賣299元,現在他們就把一些過季的產品或者做一些電商專供款,放到網上賣59元、69元。那么大家一看品牌都賣這么便宜,你們(拓客服飾)要賣這么貴干嘛呢?所以肯定就會選擇品牌的東西。”許小姐說。 在許小姐看來,拓客服飾的款式開發能力、面料輔料的采購能力以及品牌知名度遠不如阿迪、耐克、杰克瓊斯等知名品牌,隨著這些品牌不斷加碼線上,拓客服飾是難以與之競爭的。 不過,這并不是最致命的。近兩年的外貿行業不景氣,讓許多外貿廠商開始轉向內貿,來勢洶洶的“外轉內”,讓拓客服飾措手不及。 黃德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對歐美市場的外貿趨于飽和,很多外貿工廠的訂單減少,他們開始慢慢轉向內銷。而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有些外貿工廠直接是沒有訂單了,所以大量的外貿工廠轉向內銷。 “外貿型的工廠規模都挺大的,他們的設備先進、產品質量好,而且做外貿的老板都很有錢,轉內銷后他們打的價格低得不得了,有單就做,這就是搶單了。”黃德華說,“再加上疫情影響,今年本身服裝市場的內銷也不太理想,所以就缺單,今年對我們影響挺大的。” 拓客服飾在拼多多的經歷,將這一點直接反映了出來。 由于在電商渠道深耕多年,拓客服飾這個品牌在電商圈子還是小有知名度。2018年前后入駐拼多多后,平臺給了公司一些展現的機會,拓客服飾試圖通過拼多多來處理公司尾貨,效果起初也還不錯。 但是從去年開始,拼多多就入駐了一些“攪局者”,他們上線包郵,甚至更低,而拓客服飾在拼多多上最便宜的T恤是12.7元包郵。“一下子把我們搞懵了,怎么這么便宜,這怎么賣?”黃德華說。 因為在拼多多,只有低價才能賣得動,一部分外貿廠商不惜低價清貨,還有一部分是小作坊生產的低成本衣服。但是對于拓客服飾來說,因為成本在那里,不可能做到如此低的價格。 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下,黃德華每天都要思慮,工廠下一步該怎么辦,四十出頭的他,頭發幾乎白了一半,他打趣道:“千萬不要開廠,我們幾個合伙人都比較極端,我是白頭,他們是禿頭。” “外轉內”沖擊已經讓黃德華焦頭爛額了,短視頻和直播帶貨的“粉墨登場”,則讓他更慌。 直播帶貨資料圖。圖片來源:每經記者葉曉丹攝 “如今整個銷售環境變了,傳統的服裝工廠賣不動,反而90后、00后的小年輕,他們沒有工廠,但是在直播間就突然賣火了,有的時候一天能賣幾十萬的貨。我們都慌死了,到現在都沒有適應過來。”黃德華很無奈。 黃德華稱,短視頻、直播帶貨今年對拓客服飾的影響較為明顯,加上外貿轉內貿的沖擊,拓客服飾的銷售額上半年直接降了近20%。“電商變得太快,這社會變得太快了,我們年紀大了就有點跟不上。我們也有做直播,效果一般,但是我們沒有辦法,人得往前走。”黃德華感嘆道。 在直播方面,許小姐和黃德華一樣沒有頭緒。“我們(拓客服飾)的直播也不是沒做過,做得并不是很理想,找外部網紅直播帶貨其實水分也很大,明星帶貨費用又很高,而且其實在帶貨領域的話,(這個渠道)主要適用于美妝和數碼領域,對服裝也不是那么的適用。要是之前直播剛開始興起的時候,我們就做了直播,把粉絲養起來了還好。”許小姐說道。 加碼“新批發”求突圍 像拓客服飾這樣的工廠,中國還有很多。在各種壓力之下,內貿服裝行業的低端產能正在加速洗牌。 “從宏觀的層面上來說,競爭的現象必然會存在,這是一個市場行為。作為一個積極的企業家,他永遠看的是未來整個市場需求在哪里,(他)就往哪兒轉,怎么轉成功性最大。”阿里巴巴副總裁汪海認為,“如果只看消極的一面,改變不了任何東西。10碗飯100個人來搶,那100個人一定在的,要想想其他10碗飯在哪里,怎么走過去”。 的確如此,在零售電商平臺競爭激烈的當下,拓客服飾最重要的是:如何找到新的業績增長點。黃德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公司未來要加大現貨批發業務,多在1688開放一些自己生產的款式,主打高性價比的產品。 記者了解到,拓客服飾雖然在成立之初就入駐了1688,但一直是以文化衫定制業務為主。在1688上,拓客服飾目前有4間工廠店,均為10多年的老店,其中兩間店主營文化衫和廣告衫,另外兩間分別主營帽子定制和T恤、衛衣批發。 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大部分線下批發市場有過停業,線下展會也出現取消或延期,這讓很多批發廠商迫切轉型線上。而在買家端,傳統采購方式也被顛覆,他們不再愿意各地跑展會,掃展臺找貨,通過VR看廠、直播看貨就可以“面對面”地完成無接觸交易,“云批發”逐漸成了風潮。 圖片來源:公司宣傳視頻截圖 像拓客服飾這樣的公司,深耕電商十幾年,不僅積累了一些客戶群體和品牌影響力,多年下來也在不同平臺積攢了交易數據,能更好地描繪不同層級的消費者畫像,幫助規劃產品線和新品開發。因此,在入駐了十幾年的1688上做批發業務,可能比其他許多外貿廠商都容易一些。 在采訪中,黃德華提到一家成功的服裝制造工廠——申洲國際(02313,HK)。申洲國際有著“服裝界富士康”的別稱,是耐克、阿迪、優衣庫等知名品牌的代工廠。據申洲國際2019年年報,其全年銷售額約226.65億元,同比增長8.2%;凈利潤高達50.95億元(剔除零售剝離影響),同比增長12.2%。 黃德華告訴記者,申洲國際的模式很好,它整合了上下游產業鏈,從買棉花開始,有自己的棉花基地、紡紗廠、織廠、染廠等等,在行業有著絕對的優勢,“但是,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這是不可能實現的,需要大的資本助推”。 不過,供應鏈方面的問題,中小企業也可以依托1688平臺。就在今年5月21日,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發布了《中國產業帶數字化轉型——生產、流通與消費的高效協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份報告中提到,產業帶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效果有賴于供應鏈整體協同能力建設。該報告要求以1688為代表的新批發平臺,進一步對次級生產商和原材料供應商進行深入整合,優化供應鏈上游環節的銜接水平,這將有助于產銷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定下目標的黃德華,計劃將杭州的工廠在3~5年內關閉,把產能全部轉移到上饒。“我們要慢慢把工廠縮小一些,把資產弄輕一點,然后大力地做批發,把自己的品牌管理起來,做質量好、價格也不高的產品。”黃德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