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在哪批發童裝便宜些
上世紀70年代末,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還是一個小集鎮,面積0.58平方公里,只有一條老街、一個村子,資源稟賦有限,也沒有鄰近大城市的區位優勢,一度成為杭嘉湖平原出了名的“窮鄉僻壤”。如今,不產羊絨、不種棉花的織里,已擁有全國最大的童裝產業集群、國內第一梯隊羊絨品牌。“織里童裝”已成為全國影響力最大的產業集群之一。
談及織里產業發展的經驗,織里鎮黨委書記寧云說,改革開放40年來,織里憑借“敢想敢為、創新創強、開放開明”的精神,實現了改革、創新、發展。
“一根扁擔挑著膽量與命運,兩只布包裝滿希望與憧憬,北上那長城內外王府井,南下那深圳特區椰樹林。”這首1997年創作的歌曲《走南闖北織里人》,唱出了織里人響應改革開放號召,激發童裝產業活力的過程。
上世紀80年代,織里幾乎家家戶戶踩縫紉機,利用紡織、刺繡、縫紉等手藝,從事產銷枕頭套等小生意。
在摸爬滾打中,敏銳的織里人逐漸從生產床罩、枕套進入盈利更多的童裝產業。憑著“一根扁擔兩個包,走南闖北到處跑”的扁擔精神,很多敢于“吃螃蟹”的人成了遠近聞名的“萬元戶”。
上世紀90年代,織里獲得的改革紅利更多。1992年8月,湖州市批準成立織里經濟開放區;1995年,織里鎮被11個部委批準列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單位,賦予部分縣級經濟管理權限。這掀起了織里創業的第二浪潮河南在哪批發童裝便宜些。織里童裝產業也從“低小散”轉向工廠化,織里童裝品牌開始叫響全國。
進入21世紀,織里產業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致富的織里人開始涉足光伏等新產業,童裝也開始向品牌化和高端化發展,并逐步向周邊省份外溢輻射,帶動區域經濟躍升。
織里鎮大河村、河西村是遠近聞名的淘寶村,老家在河南的“80后”任坤鵬如今在織里大河村開了一家童裝網店,每日線多萬元。
隨著織里鎮產業集聚效應,各地以區域為單位陸續建起商會,目前織里鎮共有異地商會組織13家。安慶商會會長李結滿牽頭在家鄉建起了童裝產業園,為織里童裝產業做配套,目前入駐企業達400家。
靠傳統紡織業致富的織里人在新經濟發展大潮下,并未裹足不前。光伏、超微電磁線等新產業成為織里“創二代”踐行改革開放的新選擇。
珍貝羊絨的接班人邱小永,也是貝盛光伏的創建者。2009年6月貝盛光伏正式成立,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產值就達到1.5億元。2017年,東尼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鳴鑼上市。沈新芳和沈曉宇這對父子第一次站在一起“敲鑼”。17年前,沈新芳創辦的企業織布做衣服,如今成功轉型“紡”起了全球一流的超微細合金線材。
步入新時代,織里正大力轉型升級,不僅表現在童裝行業內部的產品結構升級,更體現在織里產業結構的整體優化。
吳興區委書記吳智勇說,《織里鎮童裝企業“小升規”三年行動(2018—2020年)實施方案》,著力整治家庭作坊式生產,推進“生產進園區,交易進街區,生活進社區”,打造中國服裝協會童裝產業示范園區,促進小企業加快蛻變為規模以上企業。
可喜的是,織里的本地企業在產業轉型升級上與政府的想法一致,積極拓展以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現代服務業等為重點的新興產業,成為推動織里快速發展的新引擎。今童王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濮新泉說,織里童裝企業未來轉型升級有三大方向。一是向知名童裝銷售平臺轉變,二是打造自主童裝品牌,三是形成以代工聞名的制造型品牌基地。
為推動童裝產業升級,織里引導企業向設計和銷售兩端發力,做優做強品牌品質。織里國際童裝城股份有限公司策劃部吳婷介紹,2013年織里投資2000萬元打造全國首家童裝設計中心。目前,中心入駐優秀設計團隊20家,平臺常駐設計師240人左右。2017年,中心設計開發童裝款式達1.5萬件(套),發布流行資訊9.3萬條,成為織里童裝流行趨勢、流行品牌的發源地。
2012年,織里鎮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打造阿里巴巴—織里產業帶,成為中國首家入駐阿里巴巴產業集群平臺的產業帶,“網絡童裝市場”逐步形成。2017年,織里童裝實現線億元。
如今的織里童裝已擁有省市著名商標47個,正朝著“2020年底實現千億元產值”目標闊步邁進。(經濟日報記者 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