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便宜的童裝在哪批發呢
15歲的小玲(化名)近50天沒吃過東西,只喝水,165厘米的身高僅重24.8公斤……重度營養不良讓小玲陷入昏迷,生命垂危。
據報道,期間父母多次強制小玲去醫院,但她卻一度試圖跳車、跳窗,并用花灑砸腦袋。在ICU經過近1個月的搶救,小玲最終沒能醒來。
◎ 小玲被轉運到深圳市兒童醫院后,立即被推去照腦部CT,醫生一過手就被震驚到了:好輕啊,感覺像抬一床被子。/ 視頻截圖
無獨有偶,線斤進醫院#也在近日登上了熱搜。女大學生小米163厘米的身高、110斤的體重,卻因男友不經意的一句“你最近胖了,不好看”而瘋狂減肥,最終患上神經性厭食癥,體重僅剩55斤。
所謂神經性厭食癥,是一種不受自主控制的對進食量的控制。普通人減肥三天就受不了,但神經性厭食癥患者減肥到一定階段后,會出現上癮行為:他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永遠不會對“掉秤”感到滿意,并通過催吐、摳喉、吃藥等行為折磨自己,直到精疲力竭、骨瘦如柴。
可是反過來想想,她線天不進食是怎樣可怕的巨大痛苦?有誰真的會無緣無故殺死自己?毀掉小玲生命的,直接原因是疾病,但從根源上,難道不是因為她被當下的畸形審美荼毒過深?她過于在意自己的身材,把一切都歸咎于肥胖,認為男生不喜歡自己僅是因為自己不夠瘦!
其實,小玲并不是一個人,事實上很多女孩都攀比身材,而身材姣好的統一標準是:A4腰、直角肩、天鵝頸、細長腿最便宜的童裝在哪批發呢。
打開電視手機,各種女團都充斥著體重不到100斤甚至90斤的女孩;“浪姐”里三四十歲的成熟女性,個個都瘦到極致;明星變胖就會被罵,此前劉亦菲在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中就因身材問題被網友羞辱,讓她從天仙的神壇跌落。
網友用放大鏡一寸不落地掃描女星身上的身材,如果是“水桶腰”、“大象腿”,就成了她莫大的罪證。
內娛明星在減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就連賣衣服的商家也來摻一腳。衣服的尺碼越做越小,熱搜話題#成人女裝尺碼比童裝還小#在媒體上盤旋時,無數網友吐槽:
◎ 女星張馨予也遇到女裝尺碼越來越小的問題,她曾在社交平臺上吐槽:有個牌子的衣服我很喜歡,可我連他家大號都穿不上。/ 微博 @張馨予 截圖
放眼四周,很多現實中的女性也在散播著追求極致骨感的審美導向,打開小x書,無數女孩與食物做著抗爭,諸如“月瘦20斤”、“高效減肥食譜”等瘦身方式讓人眼花繚亂。而那些有身材焦慮的女性,也因減肥而變得身心俱疲。
認識的一位女生中,就堅持用筷子催吐兩三年,每次吐到除了水什么都沒有,吐完之后立刻稱體重,看到數字沒變化,就覺得今天的任務完成了。一次催吐,她吐得胃酸涌到嗓子眼,喉嚨被灼傷了,連話也說不出來。雖然事后覺得很可怕,但這壓不住她內心對消瘦身材的欲望。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你會發現,如今社會各個角落已織成了一張密不透風的審美的網,這張網將女性罩在里面,實施著一場大型PUA——只要你不瘦,你就不美。而女性們為了迎合統一的標準,對自己越發狠心,哪怕一些減肥方法對身體是有害的——
她們中有的人吃減肥藥造成心悸失眠的;有的人每天只吃菜葉導致蛋白質缺失和電解質紊亂的;還有的人進行醫美手術,不僅賠了金錢,更是倒貼了身體……
追求病態瘦的畸形審美,映射的是對自我的不接納,尤其是處于青春期的女孩子,由于看待問題的局限性,對自我認知普遍是匱乏的。
在這種情景下,人們逐漸認識到接納自我的重要性,開始討論身材多元化的美,呼吁身材解放、身材自由,纖瘦是美,肥胖是美,矮小是美,大胸也是美,越來越多人開始宣揚特立獨行、活出自我。
美國時尚新寵Tess McMillan,身高157卻擁有200斤的體重,她有著“大號”的身材,肉肉的臉上布滿雀斑,頭上還頂著雜亂無章的頭發。Tess McMillan勇敢地穿上自己喜愛的服裝,對抗BM風,喊出“我胖,我自信”的口號。人們評論她“給崇尚骨感美的時尚圈,刮了一個響亮的耳光”。
◎ 即便已經有了模特的“光環”,但在說到自己的身材時,Tess McMillan坦言,她也會在購買衣服時,被服務員的“沒有你的尺碼”的回復所傷害。
近幾年來,國內也似乎放寬了對身材的要求,一些胖女星開始活躍在屏幕上并被人喜愛,如辣目洋子、賈玲、楊天真等。
比如楊天真就似乎一直沒有因胖而自卑過,反而還因此開展了大碼女裝的事業。此前她做切胃手術時,就在媒體上坦言自己是因為糖尿病而做的,她很接受自己胖胖的樣子,即使有時候穿不進衣服,也不會抱怨自己超重,過后也還是不會減肥。
越來越多女性將身材的胖瘦歸為個人權利的選擇,所謂“我的身材我做主,美不需要定義”。還有的人以胖為榮:“我胖,但老娘美炸了。”
雖說每個人都有權利接受自己的優缺點與不完美,但當“身材自愛”矯枉過正時,何嘗不是一種新的極端做法?
人的身材固然可以由自己做主,不受外界的審美標準所干擾,但過度肥胖終歸會對身體有害,如誘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等健康問題。
實際上,企圖通過呼吁“審美自由”來糾正“病態審美”的風氣是沒有太大作用的,因為人類喜愛好身材的傾向是根植于本能中的,而短暫的“停止身材批判”其實無法阻止社會資源的傾斜——當你去人才市場或擇偶市場上溜達一圈,就明白好的身材是絕對的硬通貨之一。
因此,想要停止身材焦慮,關鍵不在于用生命來減肥,也不在于在“審美自由”的旗幟下讓自己盲目自信,而是以健康為考量,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自我評價體系。
對待身材的態度,不應該是非黑即白的,也不是對新興趨勢的迎合,而是在厭惡身材缺陷與包容身材缺陷間開辟一條中立地帶,擺脫身材焦慮,不過度自愛,以一種更為積極的態度看待外在形象,通過“管住嘴、邁開腿”的健康的方式管理身材。
當然,健美的身材固然重要,但比身材更重要的東西還有很多,如善良的品德、樂觀的心態、關愛他人的同理心、受挫不怨的精神等,如何讓身體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生活體驗,才是核心訴求。開篇涉事的小玲,最大的問題就是因為沒有被正確地引導,導致她認為身材好=幸福=不能吃飯,最終釀成悲劇。
◎ 神經性厭食嚴格意義上來說屬于精神障礙性疾患,是患者對自身體型和體重的一種認知障礙。/ 站酷海洛PLUS
總而言之,追求好的身材是人之本能,它沒有錯;崇尚身材自由是個人的權利,也沒有錯。只是不應該走極端,否則好的事情會變成壞事,甚至是災難的開始。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