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植童裝尾貨批發
一個人、一部手機,就當起了老板,這是義烏現在流行的一個現象。從實體攤位,到阿里淘寶店鋪,再到社交電商,義烏這個全民電商的城市,在直播電商中迎來了第三次繁榮。
早上九點鐘,義烏北下朱村的大部分店鋪還關著門,晟泰商貿的店里已經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商客穿梭采購,他們三兩成群的在店里拍短視頻,并不時研究怎樣拍攝入鏡,什么樣的視頻能上“熱門”。
晟泰商貿的雷老板在義烏做了十幾年針織品批發生意,有自己的工廠和遍布全國各地的代理商,社交電商的興起和銷售渠道變化讓他敏銳的意識到商機。
去年開始,他在店鋪門口掛上了“一手貨源,專供拼多多言植童裝尾貨批發、快手”字樣的條幅,吸引了不少用戶上門,“每天早上一開門營業就有拍快手的人到店拍攝,直到晚上還有在店里直播銷售的。”雷老板說。
他并不愿意透露來自拼多多、快手平臺的銷量,但同行說,他家的純棉白T恤快手上走紅后,已經成了北下朱村的爆品之一。
時下,如何在短視頻直播平臺帶貨是北下朱村最熱門的話題。狹窄的街道兩旁,大大小小店面都掛上了“直播”、“快手”、“抖音”、“網紅”等招牌,不少批發商門店都在打出了“歡迎快手老鐵指導工作”的條幅,吸引快手直播銷售的客戶上門拿貨,甚至為他們提供拍攝場地,一件代發。
這些招牌的背后是義烏涌動的社交電商新浪潮。據義烏市政府數據,2018年義烏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2368.3億元,全市電商賬戶數超31萬戶,內貿網商密度位居全國第一,外貿網商密度全國第二。
現在,短視頻和直播電商正在快速改變義烏商家的經營方式和商業生態,開啟了這個“市場之城“的新一輪繁榮。
下午6點左右,站在北下朱村主干道上,一輛輛滿載貨物的卡車來來往往,這是村子里每天常見的景象,各大小商家的貨物從這里運往全國各地。在馬路邊的一些店鋪里,有人正在忙著拍視頻。
“老板這個榴蓮怎么賣?”“你是我的粉絲嗎?不是我的粉絲不賣,今晚7點半在我的直播間里線上購買”。在鍶睿果品店里,幾個正在拍段子的快手用戶說,這里銷售的是越南貓山王榴蓮,雖然單個榴蓮價格不低,平均在150-200之間,但榴蓮這樣的進口水果在快手上的銷售卻非常不錯,他們在直播中把榴蓮編號稱重,再由水果店一件代發,產品價格、質量和售后等方面都有保證。
而在更多的店鋪里,各類衣服、皮包、鍋具、床單都在成為直播銷售的熱門商品。如今,每天拿著手機拍攝的“網紅”已經成為北下朱村的一份子,他們更愿意選擇快手銷售,是因為快手對普通用戶非常友好,即便粉絲不多,每天也有銷量和收入進賬,做得比較久的用戶每天批發零售可以達到幾十單到上千單。
事實上,北下朱村是義烏知名的“網絡批發商”聚集地,自2016年,陸續有廠商和批發商聚集來這里開店,如今以拼多多、快手為代表的新平臺讓這里再次掀起風潮。
北下朱村本地人告訴我們,村里的商戶都是在義烏做了十幾年的老江湖,他們對貨品和渠道非常敏感,大多為阿里、拼多多等平臺供貨。最近快手席卷北下朱以后,村里門店租金又漲了幾倍,一間普通的店面租金從3萬元/年漲到了7萬元/年,有幾間店鋪規模的商家每年租金高達40萬。
北下朱也是義烏電商發展的一個縮影,依托龐大的小商品市場,義烏的社交電商的興起似乎水到渠成,而如今,有實體的攤位,又有阿里店鋪,對接網紅直播,這幾乎是不少義烏商家的標配。
北下朱村最早的“直播電商”出現在2017年,那時大多數義烏的批發商玩短視頻只是一種消遣,閆博是批發圈里最早發現快手商機的一撥人。
2014年,在家鄉創業失敗的閆博來到義烏做阿里巴巴批發業務。他說,那時他跌倒人生低谷,形容自己“又丑又窮”。閑暇的時候他會刷快手解壓,他在快手上彈吉他吸引了不少粉絲,還有很多同城的人來找我學吉他。意外的機會,他發現有人用快手直播賣貨也非常吸引人,他想自己也可以試試。
2018年,閆博嘗試著用快手賣自己批發的襯衫,沒想到一個月的時間就銷售了十幾萬件,這件事情在義烏批發圈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快手竟然蘊含著這么大的能量!
“當時有很多人來問我怎么在快手上銷售的,我只能說這是個案,因為正好是襯衫產品的應季,但快手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創業平臺。”閆博說,從那之后,他產生了在快手抱團創業的想法。
閆博和幾個合伙人組建了一家名為“創業之家”的培訓機構,手把手教如何用快手銷售,經過一年的發展,總共培訓了六百多名學員。
為了提高專業度和成功率,閆博跟合伙人總結梳理了一套課程,對接貨源和供應鏈,還裝修了門店貨架、培訓教室,添置了直播設備和倉庫,讓學員可以在現場邊學邊實踐,拍視頻開直播帶貨,這些學員也帶動了義烏在快手的第一波“直播電商團隊”。
不過,直播電商被義烏傳統貨圈接納卻經歷了不少曲折,因為那時,他們在傳統批發商眼中只是一幫沒有穩定貨源,拿著手機到處拍視頻直播的外來人。
閆博舉例說,早先一位 “創業之家”的學員到義烏五愛批發市場去拍攝銷售,接連被幾家檔口老板拒絕,只有一家老板讓他進了門,這位學員非常感激,帶了一群伙伴幫這位老板現場直播銷售了6萬多元的鞋子。
這樣的例子多了,廠商也開始對“創業之家”放開心態,紛紛下載快手觀察研究,發現有時一個視頻上了快手熱門,就能創造一個火遍全國的爆款,帶來不菲的收入。比如,當下義烏市場上最火爆的手機支架,就是因為一位快手用戶拍攝了工廠熱門視頻而走紅,吸引了各路批發商連夜趕來排隊拿貨。
快手和直播電商在義烏的興起,刷新了義烏傳統商會對短視頻和直播的認識,除了提供貨品,越來越多在幕后研發爆品的批發商也開始經營自己的快手號。
作為義烏典型的地攤貨批發商,陳智華對貨品和渠道有著敏銳的直覺,起初他專心在幕后研發抹布等貨品,經營銷售穩定的成熟電商平臺。
“短視頻平臺是未來的注意力所在,個人粉絲經濟是大趨勢?!被谶@樣的判斷,陳智華把自己擺地攤賣抹布,發貨裝車的日常,以及擺地攤銷售的順口溜等,拍成短視頻積累粉絲。
他堅持每天直播,跟粉絲講自己的創業經歷,擺地攤的竅門,銷售實戰等實用知識,一年時間他的粉絲量快速達到了20萬,這些精準的批發客戶,為他提供了穩定的銷售額。
快手在義烏的熱度是典型的“義烏樣本”,先從草根興起,而后傳導至義烏主流商圈并逐漸發酵升級的案例。
相比簡單的視頻和圖片的商品介紹,直播和電商網紅們通過直播親身示范給消費者進行商品推薦的模式,很容易獲得主流電商圈和消費者的認可,也讓社交電商的價值集中放大出來。
另一發展助力來自于義烏的基礎環境。義烏市政府對電商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和寬容度遠遠超過其他地區,加之快手對于普通人拍攝視頻的門檻較低,本地廠商和貨圈對新模式的認可和資源的擴展加持,都讓義烏形成了新一波社交電商的創業潮,吸引更多人從全國各地奔向義烏。
義烏由此開啟了第三次繁榮。這個過程中,有人淘汰有人晉級,有人從網紅角色升級轉變為批發新勢力,這樣的新生態也推動了實體經濟發展。
94年出生的李文龍消防兵轉業后留在義烏創業。兩次創業失敗后,2017年第三次創業,他用快手做電商賣飾品終于找到方向。與義烏國際商貿城開檔口的同行相比,李文龍沒有工廠和多年客戶積累,但通過快手積累了20多萬粉絲,幾萬零售客戶和600多位批發客戶。
他說,快手讓他還上了巨額的債務,買了車,還留有足夠的現金再擴大企業規模?,F在,他從商貿城撤店,專門在快手上做電商,也得到了工廠、檔口同行多方的貨源扶持。
在閆博、陳智華等一批人的帶動下,直播電商也進入了主流商業從業者視野。走訪中發現,義烏最具實力的商業從業者和管理者都對快手具有較為普遍的認知,在短視頻平臺展示性較強的飾品行業,國際商貿城的部分檔口中,快手用戶拿貨占比已經達到20%以上。
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區工藝品商會會長副李紅松說:“市場正在尋找新模式,直播電商是一個大趨勢,我們都在學習如何拍短視頻。”
在他看來,快手不只是一個娛樂平臺,而是可能改變商業形態,國際商貿城也在試運行網紅直播中心,這給商城嘗試從TO B模式轉向TO C模式提供了很大想象空間。
兩年間,從北下朱村到全市各個角落,從網紅個人銷售到批發商再到商戶,直播與短視頻改變了義烏,也讓這個小商品之城找到了新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