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尾貨童裝批發市場3到5元
浙江省湖州市織里鎮,是中國最大的童裝產業市場,年產童裝13億件,占全國童裝生產交易的50%。3平方公里的中心鎮區聚集了10萬本地人口和35萬的流動人口,每平方公里人口約1.9萬人,是浙江省平均人口密度的三十多倍。
大量的流動人口帶來的是巨大的治安壓力。刑事犯罪、交通違法、安全事故等等風險讓織里公安坐在了“火山口”上。
11月9日,織里鎮公安分局局長周興強告訴澎湃新聞,近年來,織里公安分局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圍繞“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工作導向,多次進行改革,實現織里由亂到治的轉變。
周興強說,為維護織里的長治久安,湖州市公安局黨委及時對織里公安體制進行了改革,于2012年2月成立了織里公安分局,行使縣級公安機關職權,下設六個部門和三個派出所,民警由原織里派出所的59名增加到130名,輔警由339名增加到625名。
但群體性事件風險、公共安全事故風險等依然存在,織里之后幾年,年平均刑事發案仍保持在3000起左右,分局以全市3.7%的警力承擔全市10%的接處警量,人均案件辦理量、打處數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到3倍,人均交通事故接警數、現場糾違數、酒駕查處數均居全市第一。2015年9月,織里公安分局進行了二次改革,實施職能調整、警力下沉,派出所警力占比由原來的45%提高到73.5%。
隨后,在織里警長制全面推行開來,11月9日,澎湃新聞在一處高效節能電機創業園區項目現場看到,園區門口立著織北派出所的項目警官公示牌。織北派出所所長蔣聰告訴澎湃新聞,項目警官分別由派出所基礎民警和交通秩序民警和消防參謀擔任,深入項目現場排摸了解安全隱患、矛盾糾紛及違法犯罪線索,做到項目推進進度清楚,從業人員基本情況清楚,安全隱患清楚,矛盾糾紛及違法犯罪線索清楚,為項目順利落地提供有力支撐。
湖州市公安局介紹,目前全市409個建設工程項目,全面落實好項目警官438人,全市項目警官走訪項目單位以及項目涉及的村居社區,發放項目民警聯系卡達1430張,深入排摸出涉及項目的各類不穩定因素49起,及時共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47件,解決實際困難56個;查破建設工程領域涉惡案件17起,打擊處理43人。
除了項目警長,湖州推進河道警長、湖泊警長、市場警長、路道警長等機制落實,常態開展集中巡查、突擊檢查等工作,及時發現制止各類違法犯罪,主動預測預警預防能力也得到持續提升。
在織里,轄區警情、發案與2011年相比分別下降53.9%和57.4%,與2015年相比分別下降46.9%和51.9%。
在織里,全鎮17個社區、34個行政村劃分為20個網格。每個網格配置一名社區民警、兩名網格協警,刑偵民警、治安民警、交巡警、消防參謀各一名,由社區民警擔任網格警長,并且實現了所有網格警長進社區支部(居委會)“班子”,明確網格內公安力量由網格警長進行調配指揮,網格警長常駐網格辦公,刑偵、治安民警每周至少安排一天到網格工作,諸多公安事項在網格內直接處置,有效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格,矛盾不上交。
同時陳建如介紹,警務網格與黨委政府的綜治全科網格全面融合,借助政府力量,每個警務網格同時配備“六員”,即:信息員、調解員、巡防員、安監員、流動人口協管員和監督員,常態開展執法整治聯勤、社會治安聯防、矛盾糾紛聯調、安全防范聯席、服務管理聯助等工作。
除此之外,陳建如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一名退伍老兵,從1991年入伍,到2010年轉業,陳建如近20年的軍旅生涯中,參與過四川抗震救災,也在西藏高原執行過任務。
如今他在警務站里組建了“老兵驛站”。他告訴澎湃新聞,在和轄區退役軍人打交道過程中,發現他們思想覺悟高、正義感強又有愛心,都想著退伍回家后能不能為社會再做點什么。于是陳建如組建了老兵宣傳隊、老兵巡邏隊、老兵調解隊。
目前“老兵驛站”共有58名老兵,對于生活有困難的退役軍人濱州尾貨童裝批發市場3到5元,“老兵驛站”會發動大家給予他們關心和照顧。同時“老兵驛站” ,還發揚部隊光榮傳統熱心社會公益、服務群眾。
織里還打破了之前綜治調解、治安調解、法律咨詢等環節各自為政的局面,實行調解中心“公安、司法、公益律師、勞動保障”四部門常態入駐,其他社會力量按需入駐的“4+N”多元調解模式。
在織里分局織南派出所,責任民警發揮紐帶作用,邀請三家律師事務所23名執業“聯調律師”、3名治安調解員、4名綜治勞動部門工作人員輪值駐所“坐堂咨診”,同時建立由商會、企業、醫療、教育、金融等社會力量組成的專業調解人員庫,根據矛盾糾紛種類及調解需求挑選相應力量參與。
調解中心還有一道“風景線日,負責人徐維麗穿著穿紅色的大衣正在調解一起情感糾紛。像她這樣的“平安大姐”一共24人,都是企業主。 “我做過租客也做過房東,打過工也做過老板,也是兒媳、媳婦、母親,鎮里很多工人經歷的事情我們以前都經歷過,能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他們自然也愿意聽我們的調解”,徐維麗說。今年“4+N”調處中心運作以來,已化解矛盾糾紛達903起。
織里公安機關還發起成立織里公安網上網下兩個“平安公益聯盟”,吸收聯盟成員單位22個,活躍會員2000余人。聯盟實行實體化運作、制度化管理,常態開展矛盾糾紛調處、網上輿情引導、平安志愿者活動等。
平安公益聯盟秘書長胡毅是一名企業主,也是湖州重慶商會的會長,他告訴澎湃新聞,參加公益聯盟的有企業主,工人、教師,也有醫生和律師。志愿者們參與到安全生產、交通秩序環境衛生維護等,加強對企業宣傳,既是政府與企業的橋梁,也與政府形成合力,使企業主參與到社會的平安共建當中來。聯盟成立以來,已開展活動400余次,參與群眾3萬余人次。
周興強說,只有不斷改革創新,堅持‘防為主、防為上’理念,堅持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不斷夯實基層基礎, 持續提升社會治安掌控力,才能打造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織里樣板,讓人人共享平安織里的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