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童裝折扣批發價格
7月18日下午,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在昆明路建材市場看到,在車輛出入口、市場管理辦公室樓下分別張貼著通知。通知稱:“昆明路建材市場與合作方星王公司工會合同將于8月28日到期。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無法進行整改,同時場地租賃合同因土地歸屬問題無法續簽。經市場股東大會研究決定,將關閉本市場。”現場還懸掛了橫幅:“積極配合市場關停拆遷工作”。
這份通知落款時間為7月1日,落款方市場管理辦公室稱:“商戶可根據我們提供的周邊市場信息對接搬遷,也可自行尋找新的經營場所,市場辦將全力配合大家做好搬遷工作。即日起,各位商戶可到市場辦辦理押金和剩余租金清退。”
一家燈具店店主表示,知道市場要搬遷的消息,但是對什么時候搬未做打算,這次發關閉通知主要是市場管理方內部存在一些問題。
“搬遷通知發出來已有大半個月,搬不搬現在不確定。”銷售瓷磚的一位商戶稱,他是從以前的二府莊建材市場搬來的,有些老客戶跟著。如果商戶要搬走的話,大概率就是搬到周邊建材市場,比如向北有個紅光路建材市場。
對于昆明路建材市場關閉一事,該市場管理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稱,按計劃后續這里要搬遷,但目前各商戶租約情況、具體經營都不一樣,繼續經營的暫時還未被影響。
昆明路建材市場位于西安昆明路與阿房路東北角,周邊交通便利,市場經營范圍包括油漆、瓷磚、木地板、衛浴、壁紙壁布、燈具等。
昆明路某小區一位住戶稱,這個建材市場已存在十多年,過去規模不大,主要經賣裝修材料和電器。后來周邊建材市場商戶搬過來就擴充了,商品種類變多,價格比較便宜。
值得注意的是,昆明路建材市場所在土門慶安片區,曾開設多個專業類市場,建材市場尤為集中。但隨著時間推移,不少已調整甚至關閉。例如,相距昆明路建材市場3公里的慶安建材市場,今年6月已經關閉。
慶安建材市場在關閉之前,曾數次通知要停業搬遷,給出的原因包括:市場建筑不斷惡化,存在消防安全隱患。此外,今年3月,蓮湖區土門街道辦在回復網友咨詢時曾表示,經了解,慶安建材市場為慶安集團利用閑置土地開發,對外委托伊晨公司經營,合同于2023年9月28日到期。由于市場房屋屬于臨時建筑,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為響應《西安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要求,公司決定關閉市場自用。
7月19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原慶安建材市場牌子已經摘掉,大門也已圍擋,只剩下一個“本市場2024年6月12日全面關閉”的橫幅。
作為房地產關聯產業,建材業發展與之深度綁定。某種程度來說,西安建材市場發展,也見證了區域地產行業從興起、繁榮到鼎盛,再到轉型全過程。
陜西省室內裝飾協會理事李振勇介紹,西安家居建材市場發展大致經過四個歷史階段。20世紀90年代到2002年前后,隨著商品房興起,建材市場開始粗放式發展,大多以臨街店鋪和松散的攤位式市場面貌出現,并聚集在這幾個區域:大雁塔片區、太白路片區、大明宮片區、土門慶安片區、半坡十字片區等。
從客觀條件看,西安城西的土門慶安片區,成為專業批發市場,尤其是建材市場沃土有其歷史必然。這里曾是西安的電工城、化工基地,保留大片廠區土地。今年6月關閉的慶安建材市場,所在就是慶安集團閑置土地。昆明路建材市場,合作方則涉及星王公司。
“2002年—2013年房地產市場逐漸成熟,西安建材行業進入現代化發展之路,攤位式市場變少,盒子式家居賣場在二環沿線興起。”李振勇認為,但此時兼具批發和零售的建材市場業態依然是有益補充。直至2013年以后,建材行業進入拼管理、拼服務的精細化發展階段,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和白熱化。2023年以來,建材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時代,頭部企業不斷創新迭代,腰部企業苦苦突圍,尾部企業則走向退出歷史舞臺行列。
家裝家居行業研究學者、知者研究創始人穆峰認為,除了城市升級規劃政策導致中低端建材市場搬遷改造以外,還有三點關鍵原因:一是房地產行業整體持續低迷,開始由增量市場轉變為存量市場甚至縮量市場;二是過去家居建材市場無序擴張導致產能嚴重過剩;三是整個家居建材行業流量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裝修主力消費者需求從半包轉變為一站式購齊,部分流量從家居建材市場以及賣場等轉向裝飾裝修企業。
李振勇表示,建材市場搬遷既有現實原因也存在歷史原因:一是隨著城市擴容,原本地處郊區的建材市場慢慢成了市區,攤位式的建材市場已不適應城市片區功能定位,需要再次向外轉移;二是近幾年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家居建材終端銷量大不如前,部分市場經營困難,面臨自然淘汰;三是一些建材市場土地和建筑屬性存在歷史遺留問題,可能是從老廠區或集體土地改建而來的臨時建筑,隨著城市規范發展而面臨合規挑戰。
資深商業地產觀察人士夏強表示,隨著使用時間變長,建筑尤其是臨建或出現地基下沉、房屋裂縫、滲漏等問題,不再適合作為人員密集的經營場所。
西安三環內分片形成了多個專業批發市場,例如,玉祥門外的汽配市場、太華路沿線的家居建材市場、朱宏路周邊的機電市場等均名聲在外。
在西安城市外延式發展下,有的市場拆除或外遷,還有的正待“退城進郊”。《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提到:“西安要有序疏解中心城區一般性制造業、區域性專業市場和物流基地等功能與設施,來推動西安中心城區瘦身健體。”此外,西安公布的《關于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提出:“按照產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三環內及周邊重點區域的建材批發市場、物流中心全部遷出,配套綠色物流轉運中心投運。”
家裝家居行業學者、知者研究創始人穆峰分析,家居建材市場正經歷整體失速階段,從另一面來看則顯示出“強者恒強”的特點,不僅在于品牌資產的價值沉淀和大量資源投入等深耕所積累的軟硬實力,還在于對用戶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運營。家居建材市場不再是過去圈地、招商、引流或收租那么簡單了,我國家居建材行業逐漸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品牌化、精細化之路。
夏強表示,通過大型專業批發市場騰挪來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城市功能的“騰籠換鳥”是大多數城市的選擇,這樣做符合城市更新趨勢,有利于形成中心城區與周邊區域梯度分布、分工合力的產業體系,進而帶動都市圈、城市群發展。
搬與不搬往往牽扯著市場運營方和大批經營者意愿,也關系到屬地稅收等層面。對于許多專業批發市場的商戶而言,一方面考慮“如何搬”,另一方面則關心未來生意如何“能發展”。“雖然一些舊市場拆遷會給新市場帶來機會,但搬去哪里商戶也是有選擇權的。搬遷后的成本、租金、市場運營品牌童裝折扣批發價格、市場影響力等都會影響商戶抉擇。”夏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