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裝小黃鴨批發尾貨多少錢
在高調宣傳的攻勢下,各種媒介上很容易查到關于北京各尾貨市場的消息。記者昨日獲悉,回龍觀尾貨淘寶城在11月中旬開始招商,總經營面積在6000平方米的尾貨市場可容納商戶400余家。而今年1月份,首家服裝尾貨交易中心天蘭天市場開始營業,總經營面積15000平方米,容納商戶948家;隨后,九龍匯川、百榮天海國際商貿城等服裝尾貨市場也相繼在南城開張;10月初,天通苑尾貨市場開業,15000平方米的商場聚集著近萬家商戶。
據策劃方介紹,九龍匯川、百榮天海國際商貿城、天蘭天服裝尾貨崛起南城,瞄準外地來京的人群;清河尾貨、天通苑尾貨、回龍觀淘寶城扎堆城北,緊盯居民和學生。北京人身邊突然竄出這么多“尾貨”,人們不禁質疑:北京真的需要那么多尾貨市場嗎?又有誰為這許多尾貨買單?
記者陸續走訪天蘭天、清河、天通苑等尾貨市場發現,前去光顧的市民寥寥無幾,看起來像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款式的衣服常常擺放數周無人問津。一商戶透露,平常的工作日里客流很少,雙休日里雖然人流會多些,但銷售情況并不樂觀。
在天蘭天經營服裝尾貨的張女士透露,她經營尾貨近6年,原來就是在自己的倉庫里做批發,有專門的生產廠家和經銷商,“一旦有貨,都是第一時間拿到。”她說,自己的尾貨生意頗具規模,一個月能賣出3000-4000件,平均每件獲利10元,每月減去人工、租金等費用,也能保證收入2萬元左右。
記者在尾貨市場的一些普通商戶處了解到,像張女士這樣上、下游渠道皆通的尾貨經營者實屬少數,這樣的經營鏈是需要多年的探索才能得來的。經營戶劉先生直言不諱地說,自己的進貨渠道就在北京,每個月的銷售額只有3000-4000元左右,盈利只能維持在1000元左右,“再這樣下去,就打算撤了”。他說,尾貨的上游渠道??品牌產品的生產廠商、經銷商很難尋找,在固定的貨源難以保證的情況下,自己的“尾貨”生意就難盈利。記者在清河尾貨市場聽到不少商戶埋怨到下午了還沒有開張。
據尾貨市場策劃人梁吉良介紹,由其操作策劃的三家尾貨市場天蘭天、天通苑和回龍觀分屬于不同投資方投資經營,而且各尾貨市場均有自己的經營管理公司。幾個市場共容納業戶近2萬,他毫不隱晦地表示童裝小黃鴨批發尾貨多少錢,在這些尾貨市場中,同樣有著一些并非經營尾貨的商戶混跡其中,經營難就無法避免。
昨日,聽聞經營面積6000平方米的尾貨市場即將開進回龍觀,一位多年從事商業的某協會會長質疑道,尾貨數量是全國產能的5%,盡管尾貨的存在是必然的,但實際供應量、需求量是很有限的,相繼開業的尾貨市場經營面積動輒上萬,不斷被復制的尾貨市場多數是概念炒作。
“經營者將經營場地整租下來,相應每平方米的價格成本很低。”他說。而通過概念的策劃和炒作,經營者順利地將店鋪分租給零售商,賺取租金差價,并不關心商戶的經營狀況,這種現象在如今的商業界屢見不鮮。
隨后,記者從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處了解到,為了規范尾貨市場的經營和發展,在商務部的支持下,他正在起草尾貨市場的經營標準,其中對尾貨和尾貨市場的概念、以及規范經營進行了嚴格的定義。
洪濤教授表示,面對目前尾貨市場混亂現象,如部分商戶以各種產品冒充尾貨,甚至舊貨和尾貨混淆概念以及缺乏經營資格的投資方炒作尾貨市場等行為,都要盡快探討規范性的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