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兒童羽絨服尾貨批發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羽絨服生產和消費國,浙江平湖,則是中國最大的羽絨服生產地。
當地媒體統計,全國80%以上的羽絨服出自平湖,僅2022年這一年,平湖就賣出了2億件羽絨服,帶來400多億的收入。
平湖中國服裝城,不僅是當地最大的羽絨服批發市場,也是全國最大最有影響力的羽絨服專業市場,還是中國商品市場綜合百強。
在2020年冬季的高峰期,每天從這里發貨的羽絨服超過120萬件,一年的出貨量差不多有1.5億件。
在這個有2000多家商戶的市場,清一色都是賣羽絨服成衣和輔料的商家,而幾乎所有的門店,都有自己的加工廠和研發設計團隊。
在一個銷售季期間,一家店就能拿出來上百個款式的設計,整個市場每年能推出2萬多個款式的羽絨服。
平湖不僅有數不清的自有品牌,還因為產業規模和技術、設備的精進,讓一些國外的知名品牌,也選擇在這里加工生產。
這家當地的龍頭企業,每年僅為優衣庫、波司登、安踏等品牌生產的羽絨服,就超過400萬件。
幾年前平湖的一些羽絨服企業,就開始給波司登、七匹狼、羅蒙等國內一線品牌提供設計、打樣生產、品牌運營等全方位服務。
在人口不到70萬的平湖,差不多每7個人中,就有1個人從事和羽絨服相關的行業。
上面提到的平湖中國服裝城,僅這一個專業市場,直接從事羽絨服行業的人數超過了8000人,而他們背后的生產、配送、設計等行業則帶動了10多萬人的就業。
2022年,平湖的GDP是959.6億元,而一個羽絨服行業就貢獻了400多億的產值,占了4成多。
一個縣級市,出產全國80%的羽絨服,把最難做的服裝生意做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
是什么契機,讓一個不產羽絨的江南小城,聚焦到羽絨服產業,成為全國最大的羽絨服生產基地的呢?
其實,平湖從最早的服裝制造業起步,到今天成為羽絨服行業的隱形冠軍,經歷的不只是一波三折。
但在那時,這里只能靠瘋狂踩縫紉機賺個辛苦錢,沒人會想到幾十年后,平湖能成為全世界羽絨服生產的中心。
平湖被上海、杭州、寧波、蘇州包在中間,距離這幾個城市都在100公里左右,這讓當時平湖遍地開花的個體服裝加工廠成為上海、杭州等地國營服裝廠的“加工車間”。
平湖的“小作坊”在和周邊大企業“聯營”中,不僅得到了很多訂單,還借助資金和技術的支持,快速積累了經驗和規模。
上世紀90年代開始,憑借著外貿的興盛,平湖成了阿瑪尼、華倫天奴、耐克廣大兒童羽絨服尾貨批發、銳步、LEE等世界知名品牌的代工基地。
盡管當時超過95%都是貼牌代工,但平湖的服裝加工業也成了當地的支柱產業,不僅工業總產值連續27年排名嘉興市的第一位,而且平湖的服裝一度占了浙江全省產量的10%,全國服裝出口產量的2%,成了外貿服裝出口基地,以至于當時有“世界百件衣,平湖有其一”的說法。
不過,風光的平湖制衣業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到來之后,迅速陷入了低谷。
僅2008年的前三個季度,平湖大一些的服裝企業有一半都出現虧損,行業利潤率也從2001年的7.7%,直接下滑到1.5%。
除了零星的企業開始自救、轉向羽絨服之外,其實那時平湖的其他很多企業也不清楚以后的路該怎么走。
畢竟,羽絨服在當地服裝產業的占比,只有可憐的3%,在當時沒人會相信這么小的份額能做成什么大事。
那時的平湖服裝城還是一個主打“名媛百貨”,個體戶扎堆的批發市場,各種雜牌仿款一大堆,雖然市場已經開了3年,但還是沒能吸引多少服裝企業主體入駐,想培育品牌更是無從談起。
2014年,因為北方的極寒天氣,市場里賣羽絨服的店鋪突然火爆,吸引了許多企業跟進,開始轉行做羽絨服。
服裝城也看到了市場經營的轉機,在隨后2年間清退了“名媛百貨”,把這個市場變成了只做羽絨服單品的市場。
平湖上千家服裝生產廠商,也在當地政府和資本的撮合下,開始整合生產線,利用以前積累的技術和渠道優勢,聚焦到了附加值更高的羽絨服賽道。
2019年,只用了短短幾年時間,整個平湖一千多家服裝企業中,就有50%的企業在做羽絨服,產量占到全國的一半還多,到了2020年,產量更是占到了全國的80%。
果斷拋棄了附加值低的低端制造業,去占領門檻更高的細分行業,平湖又一次抓住了大勢,一下成了全國羽絨服最大的制造基地。
平湖低端羽絨服批發價在150元到280元,占整個市場的比重超過50%,中位區間是280元到380元區間,占整體的比重約30%,中高端價位在380元以上,占整體的比重約20%。
當地的數據顯示,從2023年銷售季開始到11月中旬,平湖服裝城已經售出1億件,銷售金額200億元,由此也可以看出,價廉物美是平湖羽絨服的底色。
有數據顯示,中國的羽絨服市場規模在2021年是1562億元,在2022年達到1692億元左右,預計到2028年更是有望突破3300億元的規模。
10年前的平湖服裝行業從業者肯定想不到,一次“被迫”的轉型,會為自己帶來這么大的變化。
今天,一邊是不斷增長的行業規模的機遇,一邊是面對“軍大衣”這樣更多元化的消費選擇,平湖的羽絨服行業也迫切需要繼續轉型升級。
雖然國內市場規模在不斷增長,但羽絨服行業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那就是市場格局兩極分化得越來越明顯。
在平湖羽絨服市場上,如今生意最好的商家要么是做原創款式的中高檔羽絨服,要么是做高性價比的羽絨服。
這既是平湖羽絨服市場的真實情況,也是整個國內羽絨服市場“去中端化”的寫照。
所幸,平湖的服裝從業者從之前服裝代工轉型到羽絨服這個細分市場開始,就已經意識到這一點。
2016年,平湖注冊了“平湖羽絨服裝”的集體品牌,2017年,平湖打起“原創品牌”的大旗,從廣州、杭州等地引進人才,出臺了“款式備案登記制度”,要把平湖打造成一個專業的羽絨服原創設計制造基地。
有數據為證,2016年,平湖中國服裝城的羽絨服原創款式只有不到200款,到了2023年,這個市場上的原創款式增加到了2萬多款。
2018年,來自平湖的原創品牌“歐絨萊”羽絨服,就因為成了風靡紐約的時尚單品,而被美國的《紐約》雜志報道。
因此“出圈”的這個平湖品牌,連續三年排名美國亞馬遜網站女式羽絨服銷冠,2019年還曾一度沖上了亞馬遜平臺服裝類第一名的位置,創下了2天賣出1萬件羽絨外套的銷售紀錄。
如果說靠設計、質量和140美元左右的價格,成為紐約潮人時尚單品的歐絨萊走的是潮流路線的話,那去米蘭、巴黎時裝周亮相,和盟可睞(羽絨服奢侈品品牌)聯名生產羽絨服的另一個平湖品牌,則代表著平湖羽絨服的時尚地位。
最近,世界知名的羽絨服奢侈品牌盟可睞(Moncler)就和瑞希合作,推出聯名款的羽絨服。
瑞希和盟可睞聯名系列的羽絨服最高價格是3萬多元一件,而盟可睞選擇與瑞希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獨特性和創造力。
當然,當下的平湖羽絨服行業,除了高端的原創品牌之外,更多的品牌,還是把持著像拼多多、電商直播這樣的普通消費場景。
隨著越來越多的原創品牌不斷涌現,誰又能斷言,平湖的未來不會出現像加拿大鵝、波司登那樣的巨頭呢?
13歲尿毒癥晚期男孩深夜撿廢品:對于這種我們還有更多的兜底機制嗎?